“这儿,就是我们家现在住的别墅位置,而10年前还是村里的农田。”近日,江苏泰兴虹桥新城长江国际花园小区,今年78岁的广福村原党支部书记封耀儒讲述着村庄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村民们住的是芦苇秆编织糊泥成墙、屋顶盖草的草房子。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村民盖起了楼房。虹桥新城建设启动后,现在又在长江国际花园购置了270平方米的联排别墅。
“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很适宜养老,而且闲暇时,还可沿着焦土港散散步,到江边赏赏景。”封耀儒自豪地说,特别是虹润湿地公园、四桥港风光带那一片,已成了虹桥的“外滩”,引得苏南、上海及周边等地区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如何在“一张白纸”之上,“无中生有”建起新城?虹桥镇镇长樊晖介绍,迎着江风长大的虹桥人,建园之初就成立虹桥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了早期土地动迁、整理及商业广场、医院等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2016年,园区与中国500强——北京建工集团签订虹桥新城综合开发协议,总投资达20亿元。其中,园区占股10%,北京建工集团获得收益对园区开发进行滚动投入。
每年都有一批城建项目实施,最多的一年达100个。作为泰州市重点打造的九个小城市之一,虹桥新城建设紧扣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生态特色小城”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走“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借力“市场之手”,加速优质“造城”。经过10年奋战,新城建成3平方公里核心区和休闲度假区、商贸区、住宅区、生态走廊区5大功能片区,“六纵六横”道路网络全面形成,水、电、气、绿化、亮化、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院、学校、银行、邻里中心、客运中心等重点工程竣工投用,并建有边检营房、消防站、法庭,连续3年获得泰州小城市建设考核第一名。
“以产业集聚人口、以人气繁荣城市。”虹桥工业园区致力提升产城融合水平,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功能配套优势。不仅建成广福、虹福、虹德、虹泰、虹兴等安置小区,相继开盘长江国际花园、悦澜湾、江东府、盛德华府等商业住宅,更吸引了五星级酒店、国际影城、一站式购物商场、运动会所等落户,为居民提供了中高端综合性消费服务。至今,已有2.6万临水而居、世代种田的农民入住新城,变成市民。
滨江近水,“满城绿色半城水”是虹桥最大的生态特色。虹桥区镇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根据“一船游遍新城”的构想,充分发挥西枕长江、以水为脉的独特优势,做足“水”和“绿”文章,致力打造内外贯通、移步换景的新城水系,加快推进长江岸线生态景观带建设,建成开放虹润湿地公园、生态廊道虹桥先导段、长江生态文化街区、四桥港风光带等生态景观工程,绘出水韵绿染美画卷,“岸上看江、江上看岸”皆有好风景。同时,推进减化、退渔、截污、内河清淤,特别是加大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做好污染“减法”,并落实好河长制,护好一江碧水。今年该镇计划整治黑臭河道133条,至目前完成整治101条,10月底将全面完成。
要打造好新城,也要建好新农村。虹桥区镇坚持“城乡一体发展”、以城市辐射带动乡村振兴,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不断强化七圩、蒋华、新市3个副中心的社区化改造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白+黑”,将一条条“水泥路”提档升级成“柏油路”,不仅实现新城与三个副中心的快速连接,而且新建拓宽了一批村组道路。大力实施村庄活水工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绿化,让村庄洁起来、绿起来、靓起来。至目前,创省美丽乡村、水美乡村各3个,省森林示范村1个,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