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在传统旋律中又融进现代音乐元素的一台戏曲剧目,情节紧凑,故事感人,赢得现场观众如潮般的掌声。11月2日晚,辽宁省阜新市原创评腔音乐剧《牵•纤手》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倾情上演。
原创评腔音乐剧《牵•纤手》在清华大学演出剧照。
据了解,应清华大学“ 戏曲进校园——2019校园戏曲节”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评剧诞生110周年、当代评剧名家冯玉萍艺术作品展映展演系列活动之邀,阜新市原创评腔音乐剧《牵•纤手》正式走进清华大学。本次演出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辽宁省文联、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阜新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市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冯玉萍艺术工作室联合演出。
图为《牵•纤手》舞台剧照。
原创评腔音乐剧《牵•纤手》以评腔叙述形式融合现代音乐剧元素,讲述了辽西北榆树村驻村第一书记用真诚和智慧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全村乡亲向贫困落后宣战,用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十分契合新时代精准扶贫大主题。首都观众在观看结束后纷纷表示,这部评腔音乐剧不仅展现了传统的戏曲艺术,而且还在戏曲形式上有所创新,从题材选择上也极具时代感,让人耳目一新。
图为《牵•纤手》舞台剧照。
此次《牵•纤手》剧组到清华大学演出,是该剧创作成功后的第三次公开表演。记者了解到,每一次演出前,剧组都会在总结上一场不断修改研磨,以使作品更加完美。从现场观众的反响中也可以看出该作品已日渐完美。
清华大学电子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盛楠接受采访时说:“整体唱腔都特别好,情绪的带动感也非常强,从小山村入手,切入当前脱贫攻坚主题,又在国庆期间这个节点推出,题材很好。我本人就是来自小山村,看过之后感触特别深。剧中第一书记的确是实实在在为小山村做事,把一种奉献的意识传递给其他人,真正想把小山村带起来,这点值得敬佩,非常有感染力。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第一书记这个群体的责任,整个故事对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启发,就是人人要有担当和责任,这点很重要。”
清华大学退休职工吴慧霞观看后表示,这部剧太切合时代了,表演很到位,唱腔也好听,歌舞配合让传统评剧有了更亮眼的内容和看点,美,非常美!
图为《牵•纤手》舞台剧照。
北京评剧票友叶莹对记者说:“太震撼了,舞台效果,包括人物表情、所有的唱腔都特别完美,看一遍没看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有这样一场演出,尤其是在清华校园里演出,我觉得这是让年轻人和大学生更多了解评剧艺术的好机会。”
在《牵•纤手》中饰演佟晓阳的刘晶晶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基层戏曲演员,能到全国最高学府的舞台上演出,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荣光,更是对我业务能力提升的一次难得的锻炼。通过《牵•纤手》的演绎,我觉得人活着必须得做点有益于人民的事,要讲责任,讲奉献。”
图为《牵•纤手》演出圆满结束。
演出结束后,导演冯玉萍激动万分,她在评价《牵•纤手》剧组时这样说:“在导演这部戏的这段时间,阜新歌舞剧院演员对艺术的执著与敬业,让我看到了评剧艺术未来传承的希望。他们无怨无悔,在企业生存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守望着戏曲这块净土,我觉得有他们,戏曲艺术就有希望,我也坚信他们一定会站在全国更高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