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国平家庭:书香浓浓的文化家庭

辽宁学习平台2019-09-11
订阅

郝国平与家人合影。

这个家庭钟情藏书,热爱读书,热心公益事业,是一个有文化、明智慧、会生活的书香之家。郝国平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工商银行一名系统管理员,家庭秉承“孝悌传家根本,诗书济世文章”的祖训,勤奋读书藏书,善于理家,和谐生活,在事业、生活上双丰收。郝国平2014年被民革盘锦市委会评为“最佳好邻居”、2016年被评为盘锦市“十佳书香家庭”、盘锦市“十佳藏书人”、辽宁省“最佳藏书人”,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家庭”、盘锦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走进郝国平家书房,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文化气息。屋中的陈列摆设除书籍外,就是充满年代感的古董、符合现代设计元素的小物件,处处体现出主人的生活品味和情趣。书房中,一面由屋主人亲自设计的占据了整面墙的书架,书架上满满的是各类藏书。这些仅仅是郝国平藏书的一部分,楼下车库的周围同样塞满了书籍画册。他家不像是一座普通的民宅,而是一座精心打造的文化城堡,这些藏书与藏品,是其中的宝藏,带动着全家人及周边群众的读书热情。

郝国平把藏书当成一份终生事业来做,在报纸开辟读书专栏,把自己的藏书服务社区读者,带动和鼓舞大家读书藏书。日积月累藏书10000余册,还收藏了2000余册老版“小人书”,以文史、艺术、民俗等为主,还收藏了作者赠予签名本500本以上。家庭把时间用在读书上,连续多年订阅有关报刊,如《读者》《读书文摘》等,从报刊、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郝国平对于多年藏书读书的感悟很多,称作苦中有乐,且乐此不疲。为了找到一本心仪的书,为了寻到一册缺本,不辞辛苦多次参加图书展销会、交易会去寻找。沈阳的历年连环画、图书交易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锦州的古玩节逢节必到,营口的旧书店更是常客,家附近的几家废品收购站,也是他淘旧书的领地。

郝国平热心公益,为孩子讲解读书的重要性。

若问藏书的初衷,他认为藏书不是装门面,藏书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为了阅读、查找资料、用来学习的。决不能考虑经济利益去收藏、增值乃至出售。富余品可进行交流、捐赠。目前,他的藏书可供书友朋友前来借阅、查资料、抄印等。多年来,郝国平是图书馆的常客,因爱书、读书、用书、藏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他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各项文化活动,也成为图书馆的优秀读者。2016年,在盘锦市举办的“2016(书香盘锦)---阅读推广系列文化活动”中被评为“书香盘锦---2016十佳书香家庭”;在辽宁省第三届“四佳人物”评选中,荣获“最佳藏书人”。

书读得多了,长知识、添趣味,读书受益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爱好,总会忍不住画几笔写点什么。郝国平在书中汲取的文化养分,为自己的创作奠定了深厚文化基础。几年来,他在报刊和博客上撰写了大量读书方面的书评、书话和淘书故事文章,在参与的九十年代两届《盘锦日报》举办的读书征文中皆有奖项斩获。他是《营口日报·读书版》受约人,为其题写报头,撰写读书文章,开辟读书“漫画专栏”;在《辽河晚报》开辟收藏专栏,把自己的收藏,特别是签名本的收藏展示给广大读者,带动和鼓动藏书读书。读书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2006年他在《北京晚报》连续发表了多篇“怀旧乡土散文”,激起了读者的怀旧情怀。他的怀旧散文篇还相继在《鸭绿江》《红海滩》杂志、《盘锦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记者现场采访郝国平。

除了读书,郝国平还擅长绘画创作。2011年4月,郝国平把多年学习《论语》等圣贤国学经典的体会感悟,画成国画,在盘锦市图书馆“公众审美教育系列展览”中,举办了《感悟圣贤---郝国平书画展》,引来大批读者驻足观赏。自1985年以来,郝国平创作发表了6000余幅漫画作品。其中300余幅在国内外的活动评选中获奖。举办了5次个人画展,出版了5本作品集和明信片、邮票等多套。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日常读书密不可分,每每陷入创作瓶颈,总能从书籍中找到思路和灵感。他创作的《魅力高碑店》《盘锦民俗》《东北民俗》《赫哲族风情》等书的民俗画稿,得到辽宁省博物馆老专家学者的首肯。

在家庭教育上,郝国平支持鼓励孩子学习读书,女儿郝雪莹毕业于重点大学,现已工作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妻子在工作岗位上也是骨干力量,全家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团结邻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郝国平热心支持图书馆“公众审美教育活动”,为学校、社区捐书达千本以上。

郝国平爱书读书藏书行为感染带动着身边人读书、爱书,为社会传递着书香家庭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辽宁省妇联
责任编辑:宫雪 李波 金文政
辽宁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