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职工之家暖人心

北京学习平台2019-12-07
订阅
作者:于小溪

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总工会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打造“家”文化,以“家”的魅力凝聚人,以“家”的温情感染人,用心打造“职工之家”,当好职工“娘家人”和“贴心人”。

构筑心灵栖息港湾

心理辅导师给教职工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心理指导。

几间布置温馨的小房间,几台功能实用的仪器设备,一位可以倾诉内心不快的贴心人,如果职工心累了、乏了,都可以走进这里,足不出“单位”就可以享受心灵的呵护,使自己有些“受伤”的心满血回归。这么好的地方就建在职工身边。自2015年起,顺义区总工会在全市率先启动职工心理关爱服务工作,将心理关爱纳入职工十大服务项目之一。四年时间里,顺义区总工会依托工会服务站和职工之家推动职工心灵驿站建设,积极引导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范围已然覆盖镇、街道、功能区、国有企业和部分机关事业单位。

温暖细腻的柠檬黄墙面,清爽活泼的草绿色家具,与原木色的地板构成了舒适的环境。在这里,有琳琅满目的书籍、温情满满的电影,有放松的体育器材和悦耳的音乐旋律,也有小小的沙盘、柔软的沙粒,来拉近倾诉者和倾听者之间心的距离,这里是顺义区医院职工心灵驿站。作为全区职工心灵驿站示范单位,这个“心灵小站”自创建以来便成为职工心灵栖息的港湾。

拥有阅读与观影功能的阅读试听室、全面检测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测量室、具备音乐理疗功能和便于宣泄情绪的放松训练室与减压宣泄室,抑或是供个体或团体开展沙盘心理辅导的沙盘体验,以及开展一对一心理访谈的心理咨询室……顺义区医院的职工心灵驿站,配备了心理测量、心理疏导、减压训练等专业设备设施。同时,10名心理辅导师定期轮流为职工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

结束了在心灵驿站开展的放松体验项目与专业辅导,职工们在不同的体验室找到了归属感。“我比较喜欢图书阅览室的环境,读书可以让自己清楚了解自己的内心,可以放慢生活的脚步。”“打一打人形靶子很爽,能够让自己压抑的情绪找到一个释放口。”“减压效果不错,尤其是跟老师沟通,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了,放松心情,身心愉悦。”从心灵驿站出来的职工们都显得轻松愉悦。

“‘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让许多工作繁忙的职工承担了很大压力,心灵驿站可以为职工建立一个第三方的心灵聆听场所,让他们卸下包袱,审视和关注自我,调整生活状态。”顺义区医院工会的负责人杨嫒苹说。

在“心灵驿站”众多体验项目中,沙盘体验给许多职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沙盘师回忆,有一名男职工让其印象颇深,当时这名职工沉思很久,只拿了三件沙具,一个三口之家,一座桥,一艘帆船,却只用了两分钟就完成了沙盘制作,之后却对着摆放的沙具埋头哭了足足五分钟。“该职工说沙盘上就是父母和自己。父亲此前去世,自己工作忙,很少回家看望,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因工作未能陪伴,桥那边的船就是自己,却怎样也过不了这座桥,感觉对不住父亲的他现在每月回家一次,尽量多陪母亲。做完沙盘游戏,这名职工说压抑在内心很久的心结终于倾诉出来,感觉轻松了很多。”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作为寄宿制高中,学生在校时间长,与社会的接触、与父母的交流要远远少于师生交往。也正因此,教师因为值班、加班,陪伴家人的时间相对较少,当教育子女和照顾老人与学校工作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压力较大。为了更好地关爱教师,校工会根据教职工最关注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发展问题,2000年创建了职工心灵驿站,这也是顺义区最早的职工心灵驿站的雏形。

“我们将职工心灵驿站的功能定位在教师的健康维护和发展指导,面向全体教职工,以预防与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教职工提供专业及时的心理援助。同时,注重教育生涯规划,为教职工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心理指导,为健康成长注入自我成长的力量。”牛栏山一中工会主席王贵臣介绍。

让书和职工“零距离”

下班后,职工纷纷来到职工书屋读书、学习。

能上网的电脑、固定的阅读场地、专职的管理人员、完整的规章制度……近年来,各基层工会不断以职工书屋为平台,开展读书征文、职工演讲比赛、兴趣沙龙等活动,培养职工“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让小小书屋成为职工真正的精神家园。

北京顺义燃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职工书屋被评为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后不久,又被评为了全国示范职工书屋。走进职工书屋,60余平方米的空间显得很宽敞,书柜排列得整整齐齐,各种书籍分类归放整齐,杂志阅览区内,百余种期刊摆放在展示架上,一目了然,方便职工借阅。说起书屋里的书,北京顺义燃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负责人周玉明介绍说:“购买之前我们都会在职工之间做个小调查,像我们公司女职工比较多,她们喜欢看言情小说,男职工喜欢看武侠小说。不过这几年,职工看书的‘口味’也有所变化,所以书籍的种类越来越多。”公司的藏书可谓丰富,拥有文学、小说、专业、管理、社科等十余种类别的书籍万余册,报纸、杂志、期刊百余种,基本满足了不同人员对不同专业书籍的需求。为丰富职工书屋,公司除了每年固定采购之外,还与其他分公司开展图书交流,每年交流图书300册左右。此外,公司工会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功能,以职工书屋为主要阵地,创立读书社、文学协会,开展讲堂、读书分享会、“悦读挑战赛”、文学沙龙、诗歌演讲、集训加油月、活动策划会、“健步换书”等活动,为职工提供文学专业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职工们经常通过撰写读书心得、分享经典语录、参与好书推荐、藏书共享、参加读书分享会、好书诵读会等获得读书积分,凭积分参与评选“读书达人”。丰富多样的活动,也掀起了职工的读书热潮。“到了下班时间,职工书屋都特别热闹,大家都趁着休息来这里看看书。”公司职工甘超告诉记者。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区域点多面广,基层员工远离家乡,如何为员工提供“愉悦工作、快乐生活”的空间,是企业工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北京城建北方公司工会从关心、关怀、关爱等角度出发,由职工小家做起,由点带面,逐步覆盖,公司全力做好“职工之家”建设,为在外员工建一个“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公司15个工会分会全建起了“职工小家”,在“小家”里,员工们有了属于自己的职工书屋,既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又促进了企业的文化建设,愉悦了员工,加深了感情。“时间到了,走,去职工书屋看书去。”工作之余,员工有说有笑地向职工书屋走去……“常年抛家舍业在外打拼,不论是项目管理人员还是施工现场的工人兄弟们压力都很大,这里便成了‘减压阀’和‘黏合剂’。过去下了班要么出去闲逛,要么几个人聚在一起喝喝酒。这里建起来后,闲逛的人少了,看书学习的人多了,”北方公司工会副主席焦晨介绍:“为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我们启动了‘与书籍为伴,每天进步一点点’读书活动,拓宽员工视野,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

娃我带,你们安心上班

双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茶艺小课堂开课。

寒、暑假是孩子期盼的时光,也是家长们头疼的日子,假期里孩子无人照看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烦恼;一些长期在外务工的职工,假期里又挂念在老家的孩子,希望孩子过来团聚又不耽误自己上班……针对职工家长们的担忧,一些单位、镇(街)工会推出了双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帮助职工解决子女托管的后顾之忧。

玩积木、折纸、绘画、做手工……看到女儿在托管班玩得不亦乐乎,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医生高先生松了一口气。暑假到来,如何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又能陪伴孩子,让她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这个问题曾困扰着高先生。还好医院工会及时推出了免费双职工子女暑假托管班,高先生就把女儿送去了。

在暑期前,单位给职工发通知,需要参加的在职职工子女均可报名。孩子一放暑假,高先生就回老家把小孩接到自己上班的地方。高先生的女儿刚满10岁,已经是第二次来父亲上班的地方。高先生女儿雯雯告诉记者:“爸爸一年才回家一次,平时很难见到他,挺想他的。”来到这里,爸爸上班的时候,她和小朋友一起学习;爸爸下班了,就可以陪她一起逛街,或者玩耍。“孩子适应得很快,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让她在托管班里不仅玩的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还改正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高先生说。“医院职工有三分之一是外来务工人员,一年到头与孩子们也都是聚少离多。”院工会主席史桂荣介绍,为了让员工与孩子在暑假能够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医院从去年起便开设暑托班。

2019年暑假,光明街道绿港家园社区开办了为期20天的双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茶艺、书法、武术、绘画、机器人制作等丰富的课程,让社区前来入托的30名6至12岁的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度过了一个多彩的暑期。

8月15日,记者来到托管班,孩子们正在上课,托管班的老师精心设置的主题课堂好玩又有意义。孩子们学习了折纸、剪纸艺术、团扇等中国传统工艺,小小“科学家”们最爱化学兴趣实验课堂。一堂“点水成冰”的实验课,孩子们动手体验到了“点水成冰”的神奇。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很快融入集体,玩得不亦乐乎。“绿港家园社区已经连续两年开办面向辖区双职工子女的暑期托管班。我们以孩子兴趣培养、习惯养成、素质提升为出发点,托管班每天上、下午分别安排了不同的特色课程,40个兴趣课程不重样,内容涵盖儿童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手工制作、国学经典和地理知识等。”光明街道总工会副主席常征介绍。

结束课程后,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有专人管,有点心吃,送到这里安心又省力,每天回家孩子都说在这很开心,我们也可以安心工作了。”对于暑期托管班,职工张楠表示十分满意,“参加了托管班后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总是喜欢给我们讲讲课堂上的故事。”

给母爱多一点空间

职工们在母婴关爱室交流育儿经验。

为帮助正处在孕期、哺乳期的妈妈顺利度过女性特殊生理阶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温馨服务,2018年开始,顺义区在企、事业单位里以及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内建设母婴关爱室,给“新手”妈妈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

“公园里也有母婴室了,而且配置这么齐全,考虑得很贴心,感觉很有爱……”2018年9月,顺义区园林绿化局所属的花博会主题公园母婴房对公众开放使用,这是顺义区第一家公园母婴房。记者来到这间母婴室,正巧碰到一位年轻妈妈在给5个多月大的宝宝换尿不湿。她告诉记者,以前出门最怕的事就是公共场合要给孩子喂奶、换尿布,不仅是因为风大怕孩子着凉,最主要是因为人多,难免会感到尴尬。而现在因为母婴室的投用,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花博会主题公园母婴房坐落于园区中间,面积约10平方米。全屋粉色装修,精致而温馨。室内铺设防滑地面,设有婴儿床、护理台、小桌、座椅等基础设施,还提供了温水洗手台、洗手液、充电插口等。此外,哺乳区分隔成两间独立哺乳室,私密性很好。

“孩子还没有断奶,上班期间真担心她的营养发育,幸好公司设立了母婴关爱室,既可以短暂休息交流育儿经验,又可以有一个安全、私密的环境收集母乳,真不错。”北京顺政绿港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的女职工黄敬雯赞扬道。为缓解职工母亲们哺乳难问题,北京顺政绿港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设立了舒适温馨又具隐私的母婴室,给正处哺乳期的职工妈妈们带来了方便。

母婴关爱室位于公司3层,以淡粉色为主的装修风格,给人以柔和、典雅之感,干净整洁的内部环境温馨舒适。公司工会主席李新竹说:“我们配备了基本的设施,同时提供储奶袋和湿纸巾,墙上专门张贴了母乳喂养知识宣传的图画。”

小小空间,大大关爱,母婴关爱室的建立受到孕期和哺乳期妈妈的一致拥护和好评。

多彩活动丰富职工生活

北务镇总工会开设的兴趣班上,乒乓球班教练正在授课。

“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绳比赛、文艺表演……业余时间可以参加的活动真是多。”工会精心安排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员工们开心不已。近年来,全区各基层工会根据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和活动方式的新变化,以职工文化体育社团为载体,切实推进文体活动常态化,提高活动普及率,让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更能“俘获”职工的心。

天色渐晚,北务镇文体活动中心内灯火闪亮,每一间教室内,都有全神贯注的“师生”。原来这是北务镇总工会开设的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棋牌、摄影在内的5个职工兴趣培训班,这对于不少平日忙于工作的职工来说,下班后,能和同事们一起在单位的活动兴趣小组中切磋技艺、交流情感,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19时,记者走进北务镇文体活动中心,“乒乓球班”的教练正在为职工开授第一次乒乓球课程,这堂课主要以握拍和发球等基础训练为主。兴趣班成员既有平日里擅长打球的老手,也有初次尝试的新手,大家聚集在一起,按照教练指示,轮流练习,互相切磋,小小的乒乓球场一时间热闹起来。“选择乒乓球兴趣班,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一直很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再有就是工会在职工文体活动开展上给了很大的支持,乒乓球班的队员们不用为活动场地发愁,我们有活动室,还专门设置乒乓球案。我们这支乒乓球兴趣班的队员之间也很团结,在技术上常常会互相交流。最重要的是,经常锻炼使我的身体越来越好,工作状态也渐入佳境,为此,我的家人也十分支持我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北务镇总工会职工付颜告诉记者。

往里走,羽毛球兴趣班的教练正在详细介绍羽毛球打球技巧及站位,对羽毛球的握拍法、发球与接发球、步伐等几个动作和战术进行示范并逐一指导练习。羽毛球兴趣班的队员跟随教练的动作进行练习,现场击球声、步伐跑动声热闹非凡。北务镇总工会副主席李延水告诉记者:“工会定期在镇文体活动中心开展课程,针对不同水平的职工,分别设置了基础班与提高班,专门为课程配备了所需基础设施器材,激发大家参与热情。”

2019年年初,北京鑫鑫空港商务服务中心建设了2处室外运动场。“由于公司男职工多,大多数喜欢打篮球和踢足球,我们从职工的兴趣爱好出发,建设室外运动场,今年还组织了篮球对抗赛,让职工体验打球带来的欢乐。”该公司工会主席侯飞介绍。“不管水平高低,我们参赛就图个过瘾。今年比赛时间有点短,感觉意犹未尽,相约明年再战。”提起篮球对抗赛,职工李强兴致勃勃地说。

“今年,各基层工会组织开展了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两到三次。我们希望通过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文体活动的工作局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顺义区总工会组织宣传部部长杨银燕介绍,平时职工的工作很忙,有时会感到疲惫,通过文体活动和职工文体活动,可以让职工放松,大家在参加文体活动的同时,交流感情,也增加了职工的归属感。

来源:顺义区通讯站
责任编辑:程思遥 肖名焰
北京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