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山东|泰山古树名木第1号——汉柏连理

山东学习平台2019-11-05
订阅
作者:宋凯

左为汉柏连理 王长民 摄

泰山,不仅有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珍贵丰富的文物古迹,还是古树名木的天堂。据泰山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泰山目前有古树名木18195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一级古树名木1821株,二级古树名木16371株,列入遗产名录的有24株,是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或生在红墙碧瓦的庙宇中,或长在环境优美的自然里,见证了泰山历史的发展,是泰山的活文物。

岱庙是泰山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区域之一,里面有很多形态各异的柏树,它们身经数朝,历尽沧桑,如今却仍然枝繁叶茂。优美的树形、宛如碧盖的绿冠把周围古色古香的精美建筑映衬的格外绚丽。根据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里介绍:“泰山有上、中、下三庙,柏树夹两阶,盖汉武所植也。”如今,当年汉武帝在泰山岱庙院内栽种的汉柏还存活六株,其中最著名的一株当属岱庙汉柏院中的“汉柏连理”。

汉柏连理是泰山古树名木的第1号

在汉柏院中,这株“汉柏连理”双干挺拔高耸,直冲云霄。左右两干分开生长,仿佛是两棵柏树,其实是同根所生。这株柏树西干高10米,胸围2.9米,东干高12.5米,胸围2.2米。在它的树干上还挂着一个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A0001。

岱庙景区工作人员法玉新说:“泰山上所有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都会有一个蓝色的编牌,这株‘汉柏连理’的编号是A0001,A代表岱庙景区,后面的0001说明这株树是泰山古树名木第1号。”根据《郡国志》记载,汉武帝刘彻曾七次登封泰山,总共植柏树1000多株,首开泰山植树之先河。那么,汉武帝在泰山及岱庙广植柏树,又有什么深意呢?法玉新解释,众所周知,柏树乃常绿乔木,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风不致改其性,柏树已成为坚忍不拔及强劲生命力的代表树种。中国历来有松柏延年,万古长青之说,汉武帝封禅泰山、广植柏树,也是希望江山永固,帝业永继。“汉柏连理”之所以名声显赫,也是因为它深受乾隆的喜爱。

相传,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熟读诗书又喜欢游历的乾隆来到泰山岱庙,他仰望“汉柏连理”感慨道:“人类要想同大自然和谐共存,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可以。”回宫后,乾隆把他亲手绘制的《御制汉柏之图》派人刻碑立在“汉柏连理”的旁边。并题诗曰:“汉柏曾经手自图,郁葱映照翠荫扶,殿旁亭里相望近,名实宾主谁是乎。”十九年后,八十岁高龄的乾隆皇帝第十一次来到泰山,在汉柏下沉思了很久,然后写下了“既成图画复吟诗,汉柏精神那尽之。不仅笑指碑间图,久后还能似此无”的诗句,以求后人能够保护泰山的汉柏。

乾隆亲手绘“御制汉柏图”刻碑立在树旁

既然是汉武帝种植的树木,它又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应该深受后人的重视和爱护,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汉柏西干却是枯死的样子呢?法玉新介绍,1928年军阀混战时期,军阀孙良诚率部驻扎泰安,将岱庙作为大本营。他手下有个士兵听说了“赤眉斧痕”的故事,觉得荒唐,也拿了一把斧子想去砍树,不想被庙中道士尚士廉撞见,上前劝阻,却遭到士兵辱骂殴打。咽不下气的道士把状告到了孙良诚那里,孙良诚严惩了惹事的士兵。当天夜里,这位被打的士兵偷偷的将自己的被褥沾有汽油塞进了“汉柏连理”西干的树洞点燃。“就这样,西干被活活烧死了。然而却死而不倒,两根树干依然如胶似漆地立在那里。”法玉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株汉柏的长势出现了衰弱现象,但它却靠着树干北面仅存的树皮输送养分而自强不息,生机盎然。如今,根据这株汉柏近年来的生长情况来看,岱庙专家表示,这株汉柏近年来已转入了稳定生长的阶段。树干疏泛新绿,显示出生命不可遏止的生机和热情,用沉默的方式,倾诉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展现出了汉柏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铮铮气节。至此,“汉柏连理”成了泰山所有古柏中历经磨难最多、命途最多舛的一株。有人说它的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首不屈的歌。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泰安通讯站
作者单位:泰安日报社
责任编辑:刘小东 齐麟 姜丙阳 郭凯 姜晖
山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