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相册|淄博:画出大外环 城市悄悄变

淄博学习平台2019-11-29
订阅
作者:董振霞 张丽 商萍萍

说起大外环,我们总是想到北京等大城市的外环路,人们也愿意用外环路来为自己的目标地址当座标。在淄博,大外环的提法是近几年才在城市规划中出现,2017年,淄博规划部门曾对我们这座组群式大城市定义了一个“新蓝图”,首次提出“四位一体”大外环路网的规划构想,重点是围绕“外成环、内城网”,联接鲁山大道、国道G309、省道G308、张田路、省道S102、桓台北连接线,形成新的总长度约140公里的主城区大外环。淄博第一次清楚地为自己定位了城市大外环路。

四画外环,城市为自己定位“新蓝图”

道路是城市的年轮,大外环的不断改变则彰显着城市向外扩张和高速发展的蓬勃动力。淄博的外环路,大的变化有四次,最初的几次并不明显,老张店人可能还记忆犹新。初建城时,围绕着淄博火车站和中心路(金晶大道)、人民路形成的城市核心区,面积仅有十余平方公里。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外环路的概念,以现在的标准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城市道路,勉强可称之为外环路的也就只有北侧的桑北路(华光路),东侧的东二路,西侧的西三路(柳泉路),南侧就是老济青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修建的西三路,曾是中心城区一条标志性的公路,公路北至共青团路路口。许多老张店人还记得,这条路刚建成的时候,公路的两侧还长满了野草,路上几乎没有汽车行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从公路的北侧开始有了建筑物,先是在现在的园林大厦南侧建起了一座4层楼,楼里是淄博市生产资料公司。接着,在该楼的南侧建起了淄博市果品公司,也是一座4层楼。尔后,连着果品公司建起了淄博市土产杂品公司,同样是4层楼。有了楼,道路就从外环路开始向城区路转变。1985年,淄博市提出了对西三路进行升级改造的意见。那时候的西三路定位就是一条城市过境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外环路。在那之前,几条外环路普遍路况不好,桑北路上坑坑洼洼,车过后尘土漫天。行道树还是毛白杨,春天杨絮满天飞,夏天也不遮阳,绿化效果不好。1985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年9月,西三路更名为柳泉路,淄博城市道路迎来迅速提升建设时期,随后,中心城区外环路几次改变,城区更是不断向西向北拓展。桑北路改名为华光路后进行了提升改造,绿化也经过几次调整,它的北面还建起了联通路,西五路也开始了大绿化,外环的概念虽然不明确,但隐隐有了雏形。2000年左右,城市道路开始飞速发展,世纪路成了西外环,南外环则到了昌国路,北外环到了中润大道,东外环则是东四路。城市大外环,开始普遍为人们认可。

最近十余年,西外环和北外环更是一变再变,先后从世纪路扩展到北京路,又到了今天的原山大道。南外环南移到了马南路,也就是今天的海岱大道,北外环则越过了黄河大道,到了桓台县地界,东外环则移到了鲁山大道。四次改变,重新描画,淄博主城区正式为自己定位了一个大大的发展圈。大外环圈画的这个阔大区域,成为未来“新淄博大都市”的规划“新蓝图”。

美景如画,大外环撑起城市发展框架

环路一圈圈向外扩,新旧路的交替更迭更是展示了淄博飞速发展的过程。2003年,柳泉路改造拓宽,当时的车道为双向四车道。2018年,柳泉路再次改造,从双向四车道成了双向八车道,早就从外环路成为城市核心主干路的它,一路能延伸到博山和桓台城区,景观效果美得让人心醉。11月19日中午,从数次扩圈和变化的几条外环路上走,一路都是美景。上世纪外环路普遍种植的毛白杨早就退出了城市的绿化舞台,银杏、栾树、黄金槐、垂柳、法桐……各种优质绿化树种纷纷入驻外环路。原山大道东西两侧11月仍然有枝叶繁盛的绿化带;黄河大道上,各种色叶树一路渲染着城市美景,在与柳泉路的交汇处更是形成了一条“十”字形色叶林带。柳泉北路上的银杏林与法桐将淄博11月的风景点缀成了一幅画。

海岱大道(原来的马南路)是刚刚提升改造的外环路,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也初见城市路的景观特色。沿这条路,一路会经过数条早就升级的老外环路,其中变化最大的还是柳泉路,河、树、公园、社区、商业圈,城市的各种特色景观在路上依次出现,谁也不会想到,城市最初的这条外环路如今经历了多次提升改造后,早就脱胎换骨成了城市核心区的主干道,路两侧高楼林立,城市特色鲜明,有着浓浓的淄博地方文化特色。

在人们印象里,一直路况不佳、绿化不好、大货车呼啸而过的城市外环路,如今景色早就不一样了,虽然仍旧满路跑着各类大车小车,但道路两侧有了公园、绿地,也有了景观小品,各种优质绿化树,更是春天开花、夏天浓郁、秋天有景,让城市四季分明,景色丰富。

这样的大外环,将撑起城市的发展框架,也串连起城市未来的发展梦想。大外环是一个发展跳板,从这里,城市的发展圈清晰可见!

(稿件原载2019年11月22日《淄博晚报》第8版)

来源:淄博晚报
作者单位:淄博晚报社
责任编辑:鲁璐 吕继萌 李润杰
淄博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