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第八届浙江孝贤在杭州颁奖

浙江学习平台2019-09-30
订阅

9月29日,孝行大道·第八届浙江孝贤颁奖典礼暨文化善治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经过3个月的推选、宣传和评定,16位“浙江孝贤”代表从300位孝贤人物中脱颖而出。

百善孝为先,新时代的“孝”体现为大孝、大爱、大义。本届“浙江孝贤”代表中有孝顺媳妇、孝顺女婿、孝顺养女、孝顺孙子,也有敬业的驻村护士、电力工作者和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其中,“浙江孝贤”获得者共10位,他们分别是史文斌、范黎平、陈良飞、林杰、明金霞、周永利、徐炳炎、程佳丽、章晶晶、叶斌智,另有6人获得提名奖。这些“凡人善举”涌现在基层,有力地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本届“浙江孝贤”活动特别举办了文化善治论坛。在现场,专家、学者们就如何发挥孝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进行交流讨论,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专家以杭州市江干区连续开展三届钱塘江文化节为例,提出让文化善治融于社会善治的观点。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在社会治理中,把文化善治与社会善治紧密地结合和融合起来,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心城区样板,“五圈五防”建设初显成效,“江干红袖章”队伍不断壮大,在群防群治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据悉,第八届孝贤活动由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杭州市江干区委、江干区政府联合主办,杭州市江干区区委宣传部、江干区丁兰街道和浙江老年报承办。(浙江日报记者 黄珍珍 浙江老年报记者 夏凌)

第八届“浙江孝贤”简介

史文斌

1964年出生,男,杭州人。他就职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也是阿斌电力志愿服务队队长。他为杭州高龄孤寡老人提供24小时电力服务十多年,免费维修和安装,自掏腰包买零配件。他制作孝老卡,发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他长长久久联系孤寡、独居老人60余位,上门为老服务千余次。

范黎平

1981年出生,女,杭州人。2012年,公公术后偏瘫,她坚持带着公公做了3年中药康复和针灸治疗。2016年,丈夫查出心脏瓣膜有缺陷,要做开胸手术,她一人在医院陪护照顾。丈夫还在术后恢复期,婆婆又患上了结肠癌,她瞒着丈夫,独自全程陪着婆婆化疗动手术。她说,虽然很难,但这是责任。

陈良飞

1966年出生,女,宁波人。9年前,婆婆患失智症后,卧病在床,她毅然辞职,回家全心全意照料婆婆。3000多个日夜,洗澡、洗衣、喂饭、擦药,她为了方便照顾,和婆婆同睡一个房间。为了让婆婆身体舒适,少生褥疮,她宁可勤洗床单衣物,也不用尿不湿。常年精心照顾使得她成为最懂婆婆心思的人。

林杰

2003年出生,男,温州人。6岁时,妈妈因意外落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那时起,他便开始日复一日地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穿衣、刷牙、洗脸、烧饭、喂饭、按摩,还一趟一趟地清理大小便。没过几年,爸爸患肝癌去世,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还经常安慰妈妈,陪妈妈聊天。

明金霞

1978年出生,女,湖北人,2000年嫁到海盐县于城镇渭村。夫家家庭贫困,婆婆有智力残疾,公公身体羸弱。5年前,丈夫突遭车祸后去世,小服装厂生意遭遇寒冬,她诚实守信,借钱给工人发工资后,从老板做回打工妹。后来,她实现丈夫的遗愿,在镇上盖起了新房,把最好的房间给公婆住。多年精心照顾,公婆身体明显好转和稳定。

周永利

1956年出生,男,绍兴人。现系浙江永利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奶奶在世时,他经常给奶奶洗脚、擦身、梳头,陪奶奶聊天散步。同时,他关爱家乡老人,为敬老院捐款,出资为全镇80岁以上的老人举行“蟠桃寿宴”,与所有老人一起过生日。他还多次出资,为家乡修路、造桥、开办文化礼堂。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集团支援公益事业超6000万元。

徐炳炎

1970年出生,男,衢州人。2003年,父亲股骨头坏死无法行走,他许下诺言,带父亲去想去的地方。一诺千金,他每周至少带父亲出门两次,去年更是独自推着轮椅,坐大巴、转高铁带父亲去了杭州、上海旅游。进室内景点时,他不顾自己身上还有旧伤装着钢板,将父亲打横抱起来参观。现在,他放下工作,只为一心照顾父亲的起居。

程佳丽

1992年出生,女,衢州人。现就职于舟山医院。母亲早逝,她与父亲相依为命。她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不久,父亲左侧手脚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到大学报到后把专业转到了护理专业。她还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带着父亲去上学,照顾父亲。毕业后,成了医务工作者,她仍然带着父亲去上班。

章晶晶

1987年出生,女,台州人。现系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她把自己送医下乡村——七里村的老人当长辈,凌晨起床,为老人体检,因为不忍心让老人挨饿和久等,得到了七里村老人们的认可。2018年,在台州评选“感动台州”人物评选时,老人们因不会网络投票,用土办法,摁了900多个手印集体推选她。

叶斌智

1981年生,男,丽水人。2009年,奶奶摔伤后卧病在床,他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奶奶,十年如一日。他在奶奶的床边铺了一张钢丝床,只要奶奶一有响动,他就能及时回应。由于奶奶高血压引起心衰,需用利尿剂药物治疗,每晚起床小便3至 4 次,他都随时端便盆倒尿。奶奶裤子湿了,马上帮她更换。他说,照顾奶奶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责任编辑:胡芸 谢鸣
浙江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