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河南省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就不能不提冯玉祥将军。碧沙岗公园——老郑州人称它为“老冯义地”。“老冯”是指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植树将军”称号的冯玉祥,当年他亲手栽下的数百株侧柏、刺槐至今生长茂盛。
碧沙岗公园是郑州市建园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它承载着一段血与火的革命历史,书写了一部碧血丹心的革命史诗,保留了北伐革命战争的完整印记,是全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北伐战争主题纪念公园。
1926年9月,冯玉祥积极响应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北伐革命战争,组成国民联军,在滦州起义后又在五原誓师。1927年策应广东的北伐军,所属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任总司令。为声援豫、鄂,欲达到和北伐军会师中原的目的,下令东进,出潼关,连克巩、洛,占领郑、汴,与反动的北洋军阀大小百余战。1927年6月,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东征两年,历经百战,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1928年的春天,冯玉祥率领部队回到河南进行修整。为了瘗葬北伐作战中阵亡的官兵,冯玉祥先拨款13万元,随之又追加7万元,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择地建造烈士陵园。旋即选中郑州以西8华里被叫做“白沙岗”的一片地方。这里原是一个黄土岗,系梅山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尾端。长期风沙弥漫,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长不成庄稼,附近村民只是在岗上栽些树木以防风固沙。在这里建造陵园,不占用老百姓的耕地,正合冯玉祥的心意。墓地选定后,一次性购地400亩,于1928年3月动工,同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并亲笔书写刻石镶嵌在陵园北大门及西大门。
陵园落成后,在陵园北部建成一座小公园,取名“中山公园”。1956年,郑州市政府将陵园改造成公园,1957年5月1日,正式开放至今。解放后,因地处西郊工矿区和适逢五一开园,碧沙岗公园又有“劳动公园”美称。
冯玉祥平生爱种树,勘察后,将当地原有成材树种留下,为了让烈士万古长青、流芳百世,又收购了10至20年生侧柏树苗,在每名阵亡士兵坟头栽上侧柏一株,并对整个陵园树木护爱有加,命令管理陵园的人看护好每棵树木。
碧沙岗公园留存了烈士祠(忠烈祠),碑亭(三民主义亭),北伐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缅怀北伐烈士纪念碑,双马池、南大草坪,东、西柏树林等珍贵历史遗迹。公园标志性的建筑文物是北伐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碧沙岗陵园中轴线上,坐落在水池与桥的南部,碑的正面刻着1991年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1994年6月建成。纪念碑由基座、碑体、雕塑三部分组成,高17.6米,碑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用灰白色花岗岩。雕塑纵跨碑体,由旗帜和北伐军群像组成。雕塑穿过碑体,其寓意为冲破黑暗和北伐将士矢志报国的英雄气概。
伫立在浓密苍松翠柏环绕中的三座古色古香的六角仿木结构古碑亭,就是三民主义亭。为秉承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临终嘱托,冯玉祥在“民族、民权、民生”新三民主义纲领引领下,特意将陵园中轴线上以品字形布局修建的三座纪念亭以民族、民权、民生命名,并在亭内安放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石碑。后冯玉祥旧部、北伐将领刘汝明为纪念宋哲元、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4位抗日将领,在三亭之北中轴线两侧又仿建东西两亭,其中东亭毁于炮火。
民族亭位于陵园中轴线中心,亭内存放着刻于1927年9月的烈士陵园落成纪念碑。正面是冯玉祥亲书“碧血丹心”四个大字,三面是冯玉祥所撰长达730字的碑文,竖行、阴刻、魏笔字体,盛赞了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辉煌胜利。文革中此碑碑文被磨去,仅存碑体,后据郑州市博物馆于1958年抄录的碑文补写。
民权亭位于民族亭东侧,亭内立有刻于1928年8月的缅怀北伐烈士纪念碑,碑座呈六角形,碑体、碑座均为青石刻制。民生亭位于民族亭西侧,亭内祭北伐阵亡将士郑州公墓文纪念碑立于1936年清明节,冯玉祥将军率原所属北伐高级将领鹿钟麟、宋哲元、张自忠、于右任等人由宁专程来郑祭奠北伐阵亡将士英魂所撰。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烈士公墓,其建成之时由四部分组成,陵园中部是烈士祠,分南北两殿,红墙绿瓦,气象庄严。烈士祠里悬挂着各种纪念的匾额,存放着刻有烈士姓名的铜牌和记载烈士功绩的金册、碑记等。祠堂后面是开阔的烈士公墓,每墓间隔两米,纵横成列,烈士公墓的东南是民生公墓,安葬着官兵的眷属。
翻阅历史文献,其中关于郑州市碧沙岗公园的记载也十分详实,最早可以追溯至1928年(民国十七年)8月8日《民国日报》,在其第二版刊登题为《郑州碧沙岗公园落成》的新闻消息,这篇消息印证了冯玉祥购地建陵园以及陵园的主要建筑设计。消息的刊登,从侧面反映了陵园的建成在当时的重要意义,也为后人挖掘碧沙岗公园的历史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碧沙岗公园的历史,我们不仅能透过历史文献找到它的身影,还可以通过品读文人墨客笔下的碧沙岗,来探寻她独特的魅力。当年,张恨水先生到郑州游玩时,友人告诉他一定要来碧沙岗看看。在参观后,他在《郑州碧沙岗记游》中这样写道:“园子坐南朝北,门很伟大,上书‘碧沙岗’三个大字,你自然知道这是谁的笔手……我到这里的时候,是阴历五月初,当然,北方天气,还是南方暮春,所以这里的月季木香之类,开得正茂盛。灵台前有几十棵牡丹月季,开得更是红艳艳地,这真象征着这里的军人魂了。”一句“这真象征着这里的军人魂了”,道出了陵园的深厚历史,更讲出了埋葬在这里的烈士当年奋战疆场的无悔军魂。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碧沙岗烈士陵园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全国仅有的北伐阵亡将士陵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2008年以来,碧沙岗公园对文物修缮和保护十分重视,园内文物保存完好,纪念碑、烈士祠、三民亭等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见证。2008年,郑州市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市民、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来园瞻仰纪念碑,怀念革命烈士。
九十年风雨,九十年沧桑。如今,当你穿过碧沙岗公园四季更迭的香花碧草和热闹喧嚣的人潮人海,走在碧沙岗公园拆墙透绿沿线,或是漫步沉香园、牡丹园,亦或是站在公园的中轴线上瞻仰烈士纪念碑,都能感受到历史在这座古老悠久的公园身上所留下的痕迹。风云激荡,斗转星移,公园像一位老者,注视着郑州的发展变化;又像一位青年,跟随时代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青春与历史,在这座独具魅力的碧沙岗公园完美交融!(郑州市碧沙岗公园 孟阳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