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70周年大阅兵,亮相“中华文化”方阵的河南彩车上,由著名青年箜篌演奏家鲁璐所弹奏的箜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一老工匠家也有一架箜篌。这是由偃师槐新街道槐庙村李宗晓耗时3年赶在国庆节前仿制复原出的偃师首架凤首箜篌。
李宗晓现年77岁,曾是偃师原化肥厂、摩托厂的技术工,擅长木工机械,多次荣获企业技能大赛。工作之初,20岁出头的李宗晓在偃师山化镇王窑小学老师的影响下,自己摸索制作过多把三弦乐器。香港回归时,他尝试制作了一架古筝乐器,一直放在卧室,经常会去弹奏。多年来,他不仅会弹奏三弦、古筝,还学会了拉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近年来,他每周坚持到华夏广场、火车站广场的业余剧团作戏曲、歌曲的音乐伴奏。
凤首箜篌
在李宗晓家的客厅里,一架“大”乐器特别引人瞩目,乍看像竖琴,但又比竖琴多一排琴弦,双排琴弦共有72根,琴柱不是圆柱而是方柱,琴柱顶端还有作为装饰的凤首,被称为凤首箜篌。这件乐器犹如从壁画上走下来的古箜篌,手指划过琴弦发出了美妙的乐声。李宗晓高兴地说:“箜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乐器,能用自己制作的箜篌弹奏一曲是我多年的梦想。”
在中国古代,箜篌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类。其中,卧箜篌属于中国古代汉族乐器,与琴瑟相似。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西洋竖琴同宗。盛唐时期,箜篌演奏艺术达到了顶峰,敦煌壁画上所描述的唐箜篌主要是竖箜篌。竖箜篌相传是由远古狩猎者的弓演变而来,伴随着人类最早文明而诞生的古老弦鸣乐器之一。这种乐器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盛行于汉唐,绝响于明清。上世纪以来,根据古书记载和古代壁画,结合西洋竖琴的结构原理,国内不少专家开始探索研制箜篌,于1980年成功研制出现代第一个不转调箜篌,才使得这种美妙绝伦的乐器重回观众视野。
我们能看到的现代箜篌,都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仿照凤首箜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的双排弦版更加华丽庄重的箜篌,无论是外观还是弹奏方式上已经和西洋竖琴几乎没有了任何差别,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美丽而古老乐器存在过的原因之一。
参考图样
为何会去仿制箜篌?这是李宗晓自娱自乐的“任性之举”。多年前,李宗晓和老伴到苏州游玩时,在苏州园林附近见到了几个类似箜篌的道具,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了,并萌生了仿制这种乐器的念头。
凤首箜篌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结构复杂,想要仿制谈何容易。李宗晓凭着对乐器和音乐的执着,托人帮忙收集箜篌图片10余幅,查阅有关史籍和资料数十件,去了解熟悉箜篌的前世今生。
2016年底,李宗晓开始设计箜篌图样,线描、设计、制图……因为年龄大,李宗晓不会使用电脑对箜篌图样进行设计,于是就用粉笔在地板上画图样草稿,正面有图片参考好描,后面侧面和局部细节在图片上看不到怎么画?李宗晓连续多月蹲在地上画了又画,日思夜想,备受“煎熬”。李宗晓的儿子心疼父亲,特意给父亲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父亲如何用手机查资料。后来,李宗晓选用小纸板分块画图,然后将小纸板拼接成1比1的原样大图,高度达1.7米。
认真描绘
设计图样出来后,李宗晓马不停蹄地开始备料。音响用枣木,琴柱用松木,凤首用枫木,琴身、凤身用女贞木,琴弦用钢丝,72根弦选用了十余种规格的钢丝,每根钢丝再用钓鱼线编织外皮,光零件就有千余个。从木工、雕刻、机械……每一个零件都需要精打细磨,制作起来耗时耗力,工序繁琐,要求严谨。
李宗晓介绍,凤首箜篌是竖箜篌的一种,体型较大,外形和西方的竖琴酷似,弓形琴身均匀分布着72根弦,能演奏古今中外所有声调的乐曲。凤首箜篌的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因曲颈项端雕有凤头而得名。与竖琴相比较而言,凤首箜篌由于是双排弦,还可以演奏出二胡、古筝甚至是鼓的效果,而竖琴却不能。
制作琴弦
在制作过程中,李宗晓前后自制专用工具十多种。在他家客厅靠窗一侧的地板上、长椅上、电视柜上,到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那些可都是他的宝贝。”李宗晓的老伴拿出一本厚厚的曲谱笑着说,“这个也是,我都给装订成册了。”
练习曲谱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庆节前,李宗晓终于仿制完成了这架凤首箜篌,明快热情的乐声从指间倾泻而出时,这种沉睡千年的国宝乐器在他手中被唤醒,多年的心愿也达成了。李宗晓情不自禁地说:“感谢祖国,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会继续努力再造一架箜篌,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兴盛!“
(原载于2019年10月14日偃师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