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70年变化:从手抄电表到物业好管家 小细节书写百姓的“安居梦”

陕西学习平台2019-09-28
订阅
作者:李卓然

原标题:亲历者说丨住:从手抄电表到物业好管家 小细节书写百姓的“安居梦”

过去,老小区的单相电表咔咔咔不停转。现在,商品住宅楼里的智能电表滴滴滴精确计量;过去,筒子楼内一家几口人挤一间房,楼道的厨房厕所邻里共用。现在,业主生病一个电话物业管家代买送药上门……光阴流转,曾经走街串巷抄电表的小伙子快年过半百,电脑前就能采集五千户用电信息;80后物业管家提起未来称也许会被机器人代替,他们都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也对未来心有所期,围绕让老百姓住的更好,奉献着青春,记者带您聆听他们的故事,在小细节里书写百姓的“安居梦”。

国电老抄表员王运恒和物业好管家王迎。

从穿梭在筒子楼老小区挨家挨户开箱造册,到办公室电脑智能监控用电量;从一支笔、手电筒、计算器的抄表工具,到现在鼠标键盘代替了双腿步量;从年轻抄表员变身用电检查班班长……王运恒见证了电力技术的发展,也目睹了老百姓住房条件的改善。王运恒说,如今虽然和居民的直线距离远了,但心不能远,优质的服务不能远。

“小区就是一个大家,业主就是家人,我们才是管家。”32岁物业好管家王迎之前租房也曾为小区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安全指数不高而吐槽。偶然机会成为了物业管家,她才意识到百姓不仅住房面积大了,对绿化、健身等小区环境的需求,对物业服务细节的期望都在提升,和业主成为朋友,把业主的事情放心上,赢得赞许才是最暖心的时候。

记者:王师傅您好,还记得刚工作那会挨家挨户上门抄电表的日子,心情是什么样的?

王运恒:我记得是1991年,刚从西安电校电力专业毕业,就被分配到西安供电局所属的市区所,年轻人都是从抄表干起,我血气方刚,觉得这个活虽然工资不高,自己也只是个普通学徒,但专业对口,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十分新奇,很是激动。

那时候师傅带徒弟,都是手把手教,去抄表走哪条路最近,怎么个次序抄最快,前辈们把积攒的经验恨不得一股脑灌给我们。没几个月我就能边走边记下电表数和备注信息,心算也练了出来,电价不同,看一眼用电度数,就能报出多钱,活也越干越麻利。

资料图。

当时住宿条件不像现在,都是一个院落或一栋楼配一个总表,表也是老式电表,记下总表数,我们还要走家串户,再把每家表上的数字誊抄到账本上,减去上个月底数,当场算出电费填好单子,发给居民或单位。走街串巷不容易,特别是雨天路偏时,穿着胶鞋趟个水坑,爬个台阶都是家常便饭,生怕滑倒摔伤。有时还蹭的一下蹿出来一只狗,叫着就冲了过来,就有同事被咬伤过。

比起身体上的辛苦,干活也会遇到各种不理解,像什么我就是没钱交电费,你来就躲着不开门,是常有的事。说真的,我特能理解,那个时候大家日子都穷,工资也不高,像我家好几口人挤在20多平米的房子里,和别人共用厨房和厕所,一个月用不了多少电,还要省着用。

国电老抄表员王运恒。

记者:王迎,你好。你是怎么干起物业管家的呢?

王迎:2012年9月前后吧,我干起了物业管家,想想那时候我自己租住的小区,不但卫生条件不好,硬件设施落后,还没人看门,很不安全。来到上班的小区,顿时让我开了眼界,感受到了原来居住环境居然可以这么好,还能有专职“管家”服务,真的很惊奇。

刚开始,给我分配了400多户业主,虽然之前做过客服,经常跟客户电话沟通,一想到做管家不仅要与业主电话沟通,还要经常面对面交流,我还有些紧张。面对400户这个“庞大”数字,如何让他们信任我,如何尽力去帮助他们,跟他们成为朋友,是我那时候想得最多的。

作为管家,你要经常走访,记住哪家有困难,哪家有啥需求。其实,小区业主的物业服务需求很杂,有人投诉噪音扰民,有人投诉楼门常开,也有人投诉楼道垃圾不及时扔,接触多了你会发现,现在的业主不仅在意自己家的居住环境,小区大的居住环境他们要求也很高,花花草草浇没浇水,公共设施有没有及时维护,不仅要住得好,还要住得舒心。

记者:王师傅,从抄表的小伙子到检查班班长,这些年工作最大体会是什么?

王运恒: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我们抄表员的工具、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方说我当时抄表必备“四件套”是什么呢?抄表卡、手电筒、计算器和票据,那时候一个月要把回民街至庙后街那一片来来回回跑很多趟,跑得勤你一个月也就抄个1000户左右。现在用户不出门,就能移动支付进行缴费,我们甚至不出办公室,就能将辖区内所有电表数据采集到位,一个抄表员一个月能抄5000户电表,这么巨大的进步,就是最大的幸福。

不走街串巷身体上劳累少了,精神上工作压力可没小。以前工作内容就是抄表收费,很单一。现在可是一个系统工作,包括核抄电费、设备管理和维护、电力运行监控等等,我们上了年纪,不仅要像年轻人那样学东西,跟上进度,还要继续保持初心在工作上不懈怠。

其实我还挺怀念年轻时每天走街串巷去抄表的日子,天天和街坊邻里有说有笑,开心热闹。现在虽说走出办公室少了,和居民的直线距离远了,但心不能远,要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

记者:物业管家属于服务业,但又和过去传统服务业不一样,工作这几年你收获了什么?

王迎:现在好的住宅小区都很重视物业工作,让业主住得开心是基本要求,所以业主对我工作的满意与称赞,就是最大的肯定。

记得有一次,上下楼的一对业主因装修问题有了矛盾,楼下希望楼上积极配合,楼上的却不当回事,楼下业主就认为这是我工作不到位,说了我一顿。当时特别委屈,后来情绪平复后,站在业主角度一想,也能理解,确实是我这个沟通纽带没做好,接下来我连着10天每天上门和两位业主谈心,最终把问题成功化解,楼下业主还来给我道歉,弄得我挺不好意思,但心里特别暖,很有成就感。

其实这样暖心的故事挺多,有顶着高温在室外处理问题被业主朋友圈表扬的;有给发烧业主买药送到家,业主康复后送锦旗感谢的……

说实话,现在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业主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内容变得多元化、个性化甚至智能化,但只要用心做事情,大家都是能感受到的。

记者:王师傅,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觉得我们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王运恒:记得上世纪70、80年代,很多小区还是平房、筒子楼,几户人家合用一只电表,每月的总电量只有几十度;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单元楼兴起,家用电器渐渐普及,电表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如今,大量高档商品房拔地而起,要是到了夏季用电高峰,一户居民的用电量能达到三四百度。几十年间用电量增长了几百倍。

对于我们抄表员来说,经历了纸质、抄表器和电脑远程抄表三种方式;对于居民用电户来说,家里的电表也经历过三次更新换代:单相、机电一体式磁卡和智能电表。这些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现在筒子楼不见了,城中村改造了,老小区翻新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作为抄表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百姓日子更好了。

国电老抄表员王运恒。

记者:王迎,等你快到退休的年纪时,有想过物业管家会是什么样子吗?

王迎:30年后,我相信生活水平会比现在更高,居住环境会更好。作为物业服务者,我的职业更替变化的是服务工具,因为会有更多高科技引入,但不变的是服务客户的价值。有人说管家的工作必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会有机器人管家,但我并不如此认为,任何服务都是要有温度的,管家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所以,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为业主排忧解难、营造安心的居所环境。

记者:王师傅,您有什么想对当下的年轻人说的话吗?

王运恒:我们的城市骨架越来越大,用电也越来越多,住的房子也是一片一片的,但我们都是从艰难困苦一步步走过来的,也许将来各个岗位需要投入的人力都在变少,但还是希望年轻人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事认真,国家富足,我们日子才会更好。

物业好管家王迎。

记者:王迎,曾经服务住的岗位很多,也许有些人已经退休,你想对前辈们说句什么?

王迎:从刚入职的职场小白,到现在服务658户业主的物业管家,成长的路上很多人帮助过我,很多人理解过我,也看着大家为了居住环境提升默默奉献。未来,我还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服务给业主带去温暖。

来源:西部网
作者单位:西部网
责任编辑:房建建 刘振华
陕西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