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位于羊尖镇北面,地处无锡、江阴、常熟三地交界。严羊河、锡北运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名人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严家桥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是江苏地方剧种锡剧的发源地、中国民族工商业唐氏家族的发祥地、无锡地区的老革命根据地,是无锡有名的教授村,锡东盛名的米码头、布码头、医(药)码头和书(评弹)码头,有“三地一村四码头”之说。
严家桥
严家桥村落
现在的严家桥村是于2001年由原严家桥、黄家坝、严北、严南四村合并而成的,村域面积8.3平方公里,辖有44个自然村、户数1680户,村民数5800多人。全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为辅,是一个农业大村,有可耕地6000多亩,其中有粮经种植面积2200亩,苗木、果品种植面积3500亩,淡水养蟹基地300亩。
唐氏故里
严家桥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集团唐氏家族的发祥地。清咸丰十年(1860年),无锡唐时长布庄老板唐懋勋,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居严家桥,在双板桥下开设春源布庄,经营土布、棉花、棉纱业务。严家桥特有的地域环境,家家户户纺纱织布的传统手工业基础,造就了巨大的商机。不几年,生意如日中天,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唐氏故居
《无锡史话》载:“春源布庄,在当地农民日夜的机杼声中,加快了发财致富的步伐”。唐懋勋致富后,又在市镇河西沿河修建唐氏仓厅、宅院、唐家码头。仅几十年的时间,唐家便在严家桥这块土地上发展成为无锡东北乡首富,名声大振。唐氏的第三代、第四代人,相继走出严家桥,从无锡到上海、到海外,兴办起多家唐氏工商实体。
锡剧摇篮
严家桥是锡剧的发源地。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剧种,也是华东地区和越剧、黄梅戏齐名的三大剧种之一,素有“江苏一枝梅”之称。《无锡市志》载:锡剧初名滩簧,发源于无锡羊尖严家桥一带,由山歌小调演变而成。据史载,明清时期在羊尖、严家桥一带,民间盛行山歌小调,人们称之为“东乡小曲”或“东乡小调”。清道光、同治年间,民间艺人把东乡小调的曲调、吴歌的内容、采茶灯的表演形式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艺形式,被称为滩簧。
锡剧表演
第一位滩簧女艺人是严家桥乡下的青宝姑娘,她开创了滩簧商业演出的先河。严家桥的落第秀才严廷初,为滩簧写了第一个唱本《徐阿增扎灯》,并为滩簧校订了十八个半韵脚,成为锡剧史上第一个剧作家。出身于严家桥舍上村的滩簧艺人袁仁仪,孤身只琴,闯进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在上海建立袁家班表演滩簧“大同场戏”,为常锡文戏一一锡剧奠定基础。袁仁仪是把无锡滩簧带到上海大都市的第一人,是锡剧界的一代宗师,现代锡剧艺术的奠基人。
市镇老街
严家桥过去曾是无锡东北乡著名的工商大镇,历史上是澄锡虞三县边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近200年间,随着唐氏家族的到来,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严家桥商业达到鼎盛时期。在这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街区范围内,有东、南、西、北、中市、庙前六条街道。南北市河两岸紧挨着四座桥梁。镇上拥有各行各业的商家店铺200多家。1934年严家桥市镇就通了电。白天市集商贾如云,人流如潮,酒楼茶馆座无虚席。晚上,灯火通明,夜市的喧闹声传至周边几里外的乡村,繁华热闹的程度被人们称为“小无锡”。
梓良桥
万善桥
漫步市河两岸,沿着唐氏百米长廊边走边看,四座百年老桥横跨在河道上,桥影、屋影、树影、人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尽显江南水乡秀色。
景溪亭
“景溪亭”,是羊尖镇人民政府为纪念唐氏先祖唐懋勋(景溪公)来严家桥村创业146周年特地建造的。“景溪亭”三字,是由德高望重的唐氏后人唐宏源先生2006年来严家桥时亲笔书写的。
唐家粮仓
春源布庄
古村虽经百年风雨、岁月沧桑,这里的小桥流水、水巷码头、老街店铺、宅院民居,都还记载着过去的历史,展示着当年的风采。穿行在弹石路面的老街道上,你仿佛又能看到过去鳞次栉比的各色商铺,又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又能听到各家茶肆酒楼中喧闹的人声。在春源布庄的店铺广场上,你会联想到100多年前这里曾云集大江南北的客商,他们做花布生意的热闹场面。走到街巷深处,似乎又会听到明清时代的东乡小曲声和村头角落家家户户织布纺纱的机杼声。丰富的历史遗存,彰显着这个古村深厚的文化内涵。
唐家码头
书场
严家桥是锡东产粮区,所产稻米品质优良,销至周边地区。民国年间,镇上开设米行20家,除收购本地稻谷外,还到外地设点采购。严家桥民间历来有纺纱织布的传统,清咸丰年间唐恐勋迁至严家桥开办春源布庄,带动了该地区的棉布贸易及染坊、布厂、布店的发展。严家桥人爱唱民歌、滩簧,也爱听评弹,民国年间,镇上先后开设10多家书场,听书之风长盛不衰。清末民初到20世纪中叶,在严家桥正式挂牌开业的诊所有26家,药店5家,镇上还有数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名医。
名医徐飞九公像
江南地区历来崇文重教。近代以来,随着新学的兴起,严家桥先后开办国民小学、私立卫华女校、严家桥中学等,教育事业在无锡居领先地位。当地从士绅大户、书香门第,到寻常农家,都十分重视子弟教育和人才培养,从严家桥走出的教授达200多人。
严家桥水果
严家桥温暖的气候,方便的灌排,形成了大片的沃土良田。除了传承至今的6000多亩良田之外,严家桥如今还盛产各种农产品。
严家桥大米
严家桥大米是无锡唯一一家被无锡市商务局、农委会、卫生局、食安局等多家部门联合批准的“真正无锡味·无锡地方土特产”大米。严家桥合作社还专门建造了一个恒温仓库储存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