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数据,是一座城市工业发展状况最直观的说明。
2019年,铁岭新增减税9.3亿元,减费3.2亿元,预计全年落实稳岗补贴2000万元以上,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7633人,实施职业技能培训1.14万人次。全年引进380个项目,实际到位内资120亿元以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依托于铁岭陆续出台的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意见。
2019年,瀚德汽车密封系统等231个项目开工,长青生物质发电等93个项目投产。
2019年,铁岭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7万户。“个转企”717户,“小升规”56户,“规升巨”4户。盘活闲置土地1561亩。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53万千瓦,居全省前列。
2019年,铁岭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科创周活动。培育“瞪羚企业”8户,数量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8户,提前完成3年倍增计划。
中德电缆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关键词:五项工程 扶持企业发展
2019年,全市工业战线坚持一手抓现有企业发展不断提升存量,一手抓项目建设不断培育增量,深入实施创新、提升、改造、盘活、帮扶工业5项工程,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技术改造、实施上云、盘活闲置资产等方面,依据企业对地方贡献度给予补助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工程。一是开展“企业上云”试点。正式启动了铁岭智慧工业云平台,首批对接20户上云试点企业,为企业建立了个性化定制的“比特能大数据图书馆”。二是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秦恒科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总数达到29户。昌图远大换热、开原胜利牧业和西丰圆上圆等3家企业获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省级总数达到8户。铁光仪器仪表、五星油膜橡胶密封两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总数达到5户。鑫丰矿业、天信专用汽车两户企业被评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总数5户。中德电缆、九三大豆、优力安3户企业获省级绿色工厂,总数达到4户。三是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选矿药剂的“高效环保铜钼混合浮选新型捕收剂”等11项产品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新兴药业、众缘环保设备两户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8户。优力安机电、银捷装备、五星油膜橡胶密封3户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首次认定。
抓提升工程。按照2倍目标企业数量建立了2019年度“小升规”“规升巨”企业培育库,定期对入库企业做好动态监测,掌握企业经营及发展状态,按季度组织企业填写季度主营业务收入预计数,以预计数为依据调整企业在培育库中的档次,将短期内没有晋升潜力和不具备升规的企业剔除出去,更换为有晋升潜力和具备升规条件的企业,保证培育库企业总量不变。完成“小升规”企业56户,完成“规升巨”企业4户。
抓改造工程。建立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每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益海嘉里果糖二期、益海嘉里豆粉、国投生物(昌图)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等3个项目列入省高质量项目库。东北丰年产10万吨高塔复合肥、瀚德超级工厂项目、国投生物(昌图)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等3个项目列入2019年第一批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国家重大项目库。全市在建技术改造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32.1亿元,完成投资9.8亿元。
抓盘活工程。开展闲置资产清查处置专项行动,进一步梳理了全市闲置资产基本情况,建立闲置资产台账,编制闲置资产情况汇编,包括闲置资产项目建设期、闲置期、闲置土地、厂房面积等详细情况。共享给各部门、各地区、各乡镇,督促各县区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完善闲置资产盘活要件。全年盘活闲置资产43处,盘活土地面积1561亩,厂房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购买厂房、土地18处,土地587亩,厂房13万平方米。
抓帮扶工程。一是“千人帮千企”情况。去年上半年,作为全市“千人帮千企”牵头单位,按照工作方案抓落实,截至移交市营商局前,共收到企业诉求302件,其中41件由帮扶领导或部门直接办理;转办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办理261件,其中办结143件,办结率54.8%。二是抓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市减负办开展了清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已经完成国务院和省政府“年底前至少偿还一半”的目标任务。
跨省际“飞地园区”——安岭工业园加速推进工程建设。
关键词:瞪羚企业 跳跃式发展
“瞪羚企业”就是高成长型企业,它们具有与“瞪羚”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这些企业不仅年增长速度能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还能迅速实现IPO。2019年12月中旬,铁岭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辽宁新华阳伟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进入省“瞪羚企业”行列,数量仅在沈阳、大连之后,位居全省第三位。
津达线缆是一家全国连锁的大型线缆生产销售企业。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为集团总部投资的生产基地之一,旗下有近100家销售公司分部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区域各主要城市,先后在天津市、山东省、黑龙江省、陕西省、辽宁省设立了生产基地,支撑起强大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2013年,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落户铁岭县工业园,凭借母公司雄厚的资金基础和独有的销售模式,从2015年到2019年,企业以跳跃式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递增,去年末企业产值达到6亿元,上缴利税400万元。现在,“津达”品牌线缆涵盖了各种特种电线电缆,广泛用于电站、核电站、城农电网、石油、石化、民航机场、铁路、船舰、钢铁、冶金等能源领域、交通领域、工程领域。同时,为各大城市地铁、机场所选用,北京奥运鸟巢工程、上海世博工程、国防建设等重点项目也均可见到“津达”的身影。
近年来,国家鼓励优先使用国内自主品牌电线电缆产品,支持电线电缆企业通过发展高端产品来改善产品结构,并出台了一系列与电线电缆行业有关的政策。辽宁津达线缆坚持科学管理,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始终遵循“服务至上、诚信为本、开拓创新、质量第一”的宗旨,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同行的赞许和新老客户的信赖,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津达”品牌打造成全国线缆行业优秀品牌和行业佼佼者。企业通过不懈努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先后荣获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辽宁名牌产品、铁岭市市长质量奖、铁岭市五一劳动奖、铁岭市民营企业50强等称号。多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600多万元,拥有20多人的自主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企业获得国家专利33项,制定企业标准11项。通过与国内知名的哈尔滨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学院开展校企联合引进人才,与行业知名研究所辽宁科技大学材料研究所开展合作研发特种电缆产品,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变废为宝 绿色能源
莲花湖湿地公园。
铁岭县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2019年10月26日试运行。作为市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可消化处理玉米秸秆及各种农林废弃物60万吨,生产绿色电能5.6亿千瓦时,真正做到把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使其变废为宝,为铁岭“蓝天工程”作出积极贡献。
铁岭县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投资约7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台130吨生物质直燃锅炉,配套1台35兆瓦抽凝发电机组,投资约3.9亿元;二期再建设1台130吨生物质直燃锅炉,配套1台35兆瓦生物质抽凝发电机组,投资约3.1亿元。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殷庆国介绍,选址在铁岭县工业园区,一方面源于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得到市、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在于铁岭县有着丰富的农业、林业资源,具备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生物质直燃发电的条件。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可以减少农村秸秆燃烧,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现在,项目所在地新台子镇及周边农民可以把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卖给铁岭县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增加收入。对于集中收购农民的农林废弃物,殷庆国算了一笔账:每收购一吨燃料公司支付200多元费用,仅一期工程一年就需要30多万吨,共计支付费用8000多万元,带动了农户增收,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了建立长期收购合作关系,铁岭县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村屯合作社这一平台,初步召集了70余名经纪人,负责收集所在区域的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考虑到运输成本,当前我们公司收购方圆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秸秆,并辐射沈阳等周边地区,”殷庆国说。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城市高端商圈
铁岭市凡河新城区。(王永俊 摄)
2019年6月19日,市政府与万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月9日铁岭万达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铁岭万达项目是铁岭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加快推进铁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一件喜事。铁岭万达项目位于凡河新区,总投资40亿元,总面积约69万平方米。铁岭万达广场项目中大型购物广场商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内设精品百货、国际影城、大型超市、儿童娱乐、商业步行街、高档住宅等。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不仅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更填补了我市缺少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白,对于提升区域板块发展空间、强化城市运载能力、促进城市高端商圈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项目采取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由万达集团全面负责招商、运营和管理,以保障商业综合体的经营品质,另包含一部分商铺及配套住宅,提升整体的区域价值。
在奠基仪式上,万达集团副总裁黄国斌在致辞中表示,铁岭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万达集团选择铁岭,就是看好这里美丽的生态资源和长远的城市发展。随着万达的到来,他们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将铁岭万达项目打造成铁岭新的城市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