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招商引资走出“蝶变”之路

湖南学习平台2019-09-16
订阅
作者:胡吉星

2006年,蓝思科技落户浏阳,成为招商引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从引进周边小企业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从“青菜萝卜一筐装”到精准招商、招商选资,从一年引资到位资金2.5亿元到协议引资869.4亿元;蓝思科技、湘北威尔曼、豪恩声学、高力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浏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浏阳招商引资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的历史转变,一批质量优、前景好的项目在浏阳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无到有

十余年磨一剑孕育出一家世界级企业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到如今,浏阳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平,在招商引资战线上已辛勤耕耘了二十余载。

回忆起招商引资历程,刘平显得尤为感慨,“可以说,浏阳的经济发展与招商引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97年,为更好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浏阳从战略层面高位谋划,强化顶层设计,正式成立市招商办,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工作,并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思路决定出路。“招商引资第一要事”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后,各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带着强烈的责任感,纷纷参与一线招商,仅1997年浏阳就引进项目6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亿元;到1998年,浏阳引进项目167个,典型项目有烟科所、泰尔制药等,当年到位资金一举达到8.8亿元。

2006年,浏阳招商引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蓝思科技正式落户浏阳,成为浏阳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被浏阳招商干部几年锲而不舍的诚意所打动,蓝思科技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从深圳来到浏阳建厂,并在此经历了飞跃性的发展,短短几年就成为世界最大手机视窗玻璃生产商。

深感浏阳的“福地”效应,蓝思科技把发展重心从深圳逐渐转移到浏阳,并将总部设在这里。十余年磨一剑,蓝思科技用地由最初的100多亩发展到2300多亩,员工由最初几百人发展到5万余人。如今,蓝思科技已登陆资本市场,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防护玻璃行业的领导者。

从有到兴

主攻产业链招商“链接”起15条产业链

招商引资,是贯穿经济工作始终的“生命线”。然而,招商如果不对路,即便利好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招商引资形势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招商引资服务工作,2017年8月,浏阳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全面负责全市的对外开放、经济合作、招商引资工作。

2018年年初,浏阳确定了全市15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并明确市级领导作为各个产业链的“链长”,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2018年,浏阳新引进项目212个,计划总投资869.4亿元,项目引进数量和投资总额均创历年新高。在新引进的212个项目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属于15条产业链项目;2019年1-7月全市新引进项目133个,计划总投资353.76亿元,同比增长89.67%,其中有15条产业链项目82个,占新引进项目的61.65%。

在这些新引进的产业链项目中,华域视觉投资超10亿元的汽车智能车灯项目,壮大了浏阳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实力;国内最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为长沙碳基材料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总投资50亿元的智能声学总部生产基地项目,强化了浏阳显示功能器件产业链版图竞争力……

珍珠只有串在项链上才能更加璀璨,产业只有在产业链上才能释放最大动能。“集中力量开展产业链招商,将助推浏阳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如今的浏阳,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扑面而来的是奋进的喜悦和豪情。

70年印记

1997年浏阳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工作,成立浏阳市招商办。

1998年浏阳市招商局成立。

2001年,浏阳市招商局与浏阳市外经委合并成立浏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2005年浏阳市招商合作局挂牌成立。

2015年因机构改革要求,浏阳市招商合作局并入浏阳市商务合作局。

2017年星沙海关驻浏阳办事处开关,外经外贸跃上新台阶。

2017年浏阳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来源:浏阳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浏阳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戴鹏 张劼夫
湖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