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张轩赶到位于江苏昆山的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第一时间体验了某品牌5G手机。这位1995年出生的“二代新昆山”并不知道,作为江苏昆山人气最旺的商业片区之一,金鹰所在的东新街商圈35年前还是一片阡陌农田。
1984年,注定被载入江苏昆山和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史册:一个后来被赞许为“自费开发”的工业新区,在江苏昆山城东一块3.75平方公里的水稻田里诞生了。改革开放大潮涌动,这个没有名分的“试验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力。
四年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之路”从此名扬天下。而后又四年,昆山开发区正式“国批”,跻身沿海城市“14+1”个国字号经开区行列,成为全国县(市)中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从“向东而兴”的东新街总指挥部,到开启产业国际化征程的国际大厦,再到迈向产城融合新时代的时代大厦,昆山开发区35年的发展历程,从管委会办公地点的变迁即可窥探一二。35年来,一代代昆山开发区人凭借“闯”的勇气和“干”的担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创新型现代化生态宜居园区“路线图”已经绘就,昆山开发区继续领跑。
重构城市功能 为“生活高品质”树立新标杆
流光溢彩的花灯在夜幕下“盛装”亮相,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感受灯影交织的曼妙与璀璨。新老昆山人在这里赏花灯、看演出、品美食,玩得不亦乐乎。
夏驾河科创走廊、白士浦河滨水景观公园、体育公园、昆山艺术宫、上海华二昆山学校、东部医疗中心、首创奥特莱斯……随着一批绿色廊道、慢行系统、公园广场、商业载体的建设或启用,昆山开发区逐步摆脱昔日传统的工业区定位,向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活力新城蝶变。
从“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到“低转高”“大转强”,回顾昆山开发区35年的开发建设历程,是典型的“先业后城”模式,先有工业区的布局扩张,再有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很显然,现在昆山开发区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载体建设,已无法支撑产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急需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供给,吸纳高端精英人才。
“建设一流城市、集聚一流人才、发展一流产业,开发区要在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上做标杆。”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多次调研开发区工作并寄予厚望,提出开发区应深化产城融合,在规划理念、功能布局、建筑形态、城市家具等方面代表江苏昆山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全力构建创新型现代化生态宜居园区,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作为江苏昆山发展最重要的“板块引擎”,昆山开发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实施产城融合战略,重新建构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两轴、两带、两核、多园”为主导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为例,这是江苏昆山2018年在深圳发布的“五区一线”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建设文化绿洲、滨水公园带、青年创业园等六大片区,打造引领江苏昆山未来发展的“城市客厅”,成为江苏昆山环境最优美、经济最繁荣的核心区。
从弱处攻坚、向短处发力。2019年8月,随着昆塔路17处老旧危房被推倒拆除,昆山开发区2019年D级危房治理任务全部完成。这批老旧房屋因年久失修出现墙体开裂、屋顶漏雨,经鉴定为D级危房。危房拆除后,为青阳港城市客厅建设、朝阳路沿线改造创造了条件、腾出了空间。
据统计,2019年1—8月份,昆山开发区累计拆违66.8万平方米,拆除已征收企业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513.5亩。在寸土寸金的昆山,这宝贵的500多亩“留白空间”将用于建设民生项目,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城市交通,丰富教育、文体、商业等功能配套,内外兼修提升城市“颜值”、涵养城市“气质”。
首抓“第一资源” 厚植未来发展“核动能”
最近这段时间,江苏集萃精凯高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辉特别忙,再过两个月,由他们公司承办的“精密制造昆山国际论坛”即将在江苏昆山举行,一批海内外的院士、博士等专家将集体出席。
如此高端的国际论坛,为何由一个成立仅半年的公司承办?集萃精凯又为何会落户昆山开发区?丁辉道出了原委:集萃精凯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昆山孵化的项目,“落户昆山开发区,因为这里制造业发达,与我们公司的产业契合度非常高;昆山开发区发展理念开放先进,扶持政策非常好,政务服务十分到位;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引进人才。”丁辉介绍说,在8月份苏州、昆山两级双创人才评选中,公司申报了6个人,“目前公司员工有33人,其中研发人员20多位,按照计划5年内研发队伍要达到150人。”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与“新生”集萃精凯公司相比,由清华大学OLED项目产业化而来的维信诺科技公司,是落户昆山十多年的“老兵”。走进位于昆山光电产业园的维信诺公司展厅,极具科技感的柔性AMOLED显示屏被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电子书等电子产品上,让人眼前一亮。在展厅的另一侧,公司各项专利赫然醒目,截至2019年8月,维信诺拥有OLED核心专利共6567项。
“昆山是座非常开放包容的城市,开发区为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扶持。”维信诺公司OLED柔性材料负责人陈建平博士对此十分感慨,他犹记2016年刚从海外来到江苏昆山时申请国家“外专人才”,开发区为他提供了细致的申报和答辩培训,让他在一年之内就成功摘得从中央、江苏省到苏州市、昆山市的四项人才大奖,成为昆山第二位“四项大满贯”获得者。
“在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端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一平说,“开发区靠开放型经济‘挖到第一桶金’,现在必须以‘归零心态’抢抓人才科创这个‘牛鼻子’,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各类人才科创的广阔舞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截至目前,昆山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各级各类研发机构近500家,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累计引进院士11人,已入驻人才科创项目190个,人才保有量15万。
发力产业科创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昆山服务“含金量”
9月3日,昆山开发区与德国工业自动化巨头BBS Automation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BBS公司将分别投资1亿美元和2亿美元,在昆山开发区打造华东地区智能制造设计研发和系统集成中心、中国投资性控股总部。
“昆山开发区的招商团队非常专业,很有诚意,但促使我们作出最后选择的还是这里的产业积累和未来规划,以及优越的营商环境,这让我们看准了现在,也看到了未来。”BBS公司创始人兼CEO约瑟夫·维尔德格鲁伯说,曾先后考察了多个城市,最终下定决心投资昆山开发区。
项目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杠杆,也是打造科创之城的关键举措。当前,昆山开发区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信心不减、方向不偏、目标不变、干劲不松,在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加快推动传统工业区向科创产业园转型。
执着奋斗,久久为功。2019年以来,一批优质项目抢滩落户,为昆山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力量:2月22日,宝能新能源整车的动力电池项目签约;4月26日,全球知名滤清器制造企业曼胡默尔公司首期总投资1.2亿美元项目签约落户开发区;7月10日,总投资3500万美元的阿法拉伐昆山流体生产基地三期工厂启动;8月19日,科创板芯片第一股澜起科技上市不到一个月,再投10.18亿元加码昆山……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份,昆山开发区新增企业3528家,全区市场主体数量超6万户,其中企业36045户,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及规上工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低开高走、稳步攀升、稳中有进”的态势。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高质量产业项目的“硬投入”,离不开高质量营商环境的“软支撑”。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昆山开发区不断擦亮“昆山服务”品牌,通过政策激励和产业引导,为广大企业扎根发展提供最优越的环境。有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及需求,宣政策、送服务、提信心。2019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在完成首批29项权力事项承接划转基础上,稳步承接第二批下放权力事项111项,加快推动“1330”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完善“一网通办”平台,走出一条“事项最明、材料最少、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的项目开工新路。
复杂“大环境”下营造舒心“小气候”,昆山开发区获得各界点赞。8月21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该报告以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为基础,对营商环境的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昆山开发区作为唯一一家位于县级城市的测算对象,营商环境指数超越很多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开发区,位居全国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