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涟水:新型农民巧走致富路

江苏学习平台2019-10-29
订阅
作者:杨海林 左达超 龚连斌

金秋时节,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颜下庄的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年轻的农场主颜刚正带着工人们在近千亩的农田里忙碌着。他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不久前,他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评为“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

颜刚在田地里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颜刚是涟水县红窑镇颜下庄村人,从小,父母就跟他讲田地里刨不出啥名堂,劝他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争取早一点跳出“农门”,去更广阔的舞台施展身手。

大学毕业后,颜刚如愿在淮安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算是在城里扎下了根。但是优越的城市生活并没有使他泯灭对家乡的挚爱,相反,他经常在梦中一次次回到生养过他的土地。

凭着一腔热情,2013年,年轻的颜刚放弃了在城市里取得的收获,重新返回颜下庄承包了307.76亩地进行自主创业。

颜刚和农民朋友一起在田里拔草

第一年,颜刚和大多数农场主一样,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全种上一季麦一季稻。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茬口,是因为这两种庄稼不需要太精细的管理,颜刚能腾出足够的时间规划自己今后的种植模式——果然,颜刚不久后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场主。

有了一定经验和收获的颜刚不忘乡邻,积极帮助附近村民和小的农场主进行农作物种植。他们的农田里有了病虫害,颜刚会第一时间去查看,精心研究与寻找解决虫害的办法。

2014年底,颜刚信心满满地注册了“涟水县颜家庄家庭农场”,主要从事优质稻米、小麦和中药材种植。

经过数年摸索,涟水县颜家庄家庭农场已成为涟水县乃至淮安市同类行业中的佼佼者。农场积累了可贵的成功经验,同行们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有人提醒颜刚,农场里核心的机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以免增加竞争成本。

没有激烈的竞争哪能叫市场? 颜刚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主动把“家底儿”和盘托出,带动周围一大批农场蓬勃发展。同时,他也不断尝试农场新的种植模式。

2018年,涟水县颜家庄家庭农场扩大规模,创建200亩稻鱼混作试验示范基地,并成立了江苏福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福美涟”和“天麦琦”商标,建设了烘干中心和大米加工中心及农产品展销中心,为周边家庭农场提供全方位、种植一体化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分工和产业融合道路。

目前,“颜家庄家庭农场”已被江苏省农广校选定为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基地,拥有近千亩田地,先后被评为“淮安市示范性家庭农场”“江苏省示范性家庭农场”等,“福美涟”生态米荣获2017年度“江苏省推广总站的十大创优品牌奖”“第二届江苏百姓品米节特等奖”等。

因为自己的不懈努力,颜刚本人也先后获得“淮安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淮安市创新创业标兵”“淮安市劳动模范”“江苏省青年农场主”“江苏省三带新秀”“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

2018年,涟水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正式成立,颜刚担任会长一职。他认识到,要利用这个平台团结更多的有志青年,将新的社会阶层与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为乡村经济发展谋新路。

作者单位:涟水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左达超 董宁 唐韵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