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山东省莒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走出脱贫攻坚“峤山路径”

山东学习平台2019-09-09
订阅
作者:徐延斌 邵明东 宋奇峰

山东省日照市提出的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为日照市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重大机遇。莒县峤山镇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唱响“创新、落实”主旋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突破,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脱贫攻坚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峤山镇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班子不行调班子,干部不行换干部,先后调整支部班子27个、支部书记21名,调动了村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了村干部创新发展的活力。

峤山镇按照县委部署,会同公安、行政执法、国土等部门联合发力,对各村历史尾欠、不规范合同、多占宅基及空闲地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一揽子”集中整治,共规范承包合同111项,收回被私占的原大石头敬老院、峤山配件厂等集体场所11处,集体土地2947亩,多占宅基3006处,通过回收债权、资产变现、平台交易,村集体平均增收7万余元。

峤山镇大石头河流域精准扶贫土地整治项目质量安全专题会议

抓住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机遇,峤山镇借力专项行动,一举拓通了沿曲柳河路、墩峤路两条东西主街,拉开了镇驻地“两纵两横”主体发展框架。拆迁沿街平房360余间,招引建成了投资3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商贸中心项目,镇驻地5个村可通过沿街商业租赁,平均年增收8万余元,夯实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

镇驻地道路主体框架拓通

峤山镇商贸中心项目

2018年,莒县出台了《莒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暂行办法》,莒县财政奖励政策为集体经济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峤山镇抓住日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土发集团包联峤山镇的机遇,联合实施了沿大石头河流域精准扶贫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仅此一项,便可增加占补平衡用地指标4000亩。峤山镇财政增收的同时,涉及的38个村一次性增收800万元,平均每村20万元。增加的土地,以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40万元,平均每村6.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源头活水”。

位于峤山镇大石头社区的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路

同时,峤山镇充分借助投资3500万元的中央彩票公益金等精准扶贫项目,开展东部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工商资本前来投资,发展大姜、芋头、林果等特色产业2万余亩。

绿荫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

峤山镇大穆家村卧牛坡采摘园

峤山镇东桥村绿色蔬菜基地

依托良好的产业优势,峤山镇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水利资源入股、提供服务等方式,与工商资本建立起利益联结共同体,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可靠支撑。东徐家村、薛家村通过流转山场8000亩、提供灌溉水源等方式,招引鼎昌集团落户投资,栽植短枝富士等果品,每村年增收10万元;大石头河北村流转山场5000余亩,招引日照爱味浓食品有限公司投资,栽植榛子、果品等,每年可增收36万元,增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此外,以莒县开展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峤山镇建好用好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行信息发布、交易流程、交易规则、交易签证、监督管理“五统一”,凡1万元以上的资产、资源处置和建设项目无例外上平台交易,并面向社会发布招标公告,变封闭交易为公开竞争,最大限度实现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峤山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标

东桥村将原70亩土地上平台发包,由每年每亩300元竞拍到740元,溢价率达147%,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万多元;高家崮山村将村水库上平台发包,由2万元竞拍到22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一年多时间,峤山镇通过平台招投标项目180个,其中收益类增收360万元,建设类节约232万元,实现了开源与节流双赢。同时,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将光伏发电、旅游采摘、现代农业等产业扶贫项目产权量化、确权到村,形成村集体资产,每年为每个贫困村保底增收1.83万元,初步建立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目前,峤山镇78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过5万元的66个,过10万元的36个。预计到2019年年底,峤山镇78个村集体收入将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60个村超过10万元。

下一步,峤山镇将坚持典型引路、一村一策政策,以党建引领扩思路,因地制宜想办法,创新机制促增收,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峤山路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稿件原载于2019年9月5日大众网)

来源:大众网
作者单位:大众网
责任编辑:崔欣桐 吕继萌 李润杰
山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