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山东泰安宁阳县:唱响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三部曲”

山东学习平台2019-11-14
订阅
作者:赵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大力推动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19年更将其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精心打造老年人的“幸福之家”,唱响了改造提升“三部曲”。

建啥样?“敬老院就像家一样”

走进宁阳县东疏镇老年服务中心,绿色门球场内,六七位老人正挥杆击球,旁边小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老人晒着太阳聊着天,一派和谐景象。“敬老院就像家一样。”75岁的赵建功聊起在这的生活,老人一个劲儿夸赞:“卫生干净,照顾周到,住在这里心情好。”

东疏镇老年服务中心总占地20余亩,集中供养85位老人。每栋楼均安装了电梯、无障碍扶梯,铺装了防滑地板,配备了消防水池、火灾报警、摄像监控等设施,是全县建设标准最高、设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全的乡镇老年服务中心。

在赵建功的房间里,两张单人床并排摆放,被褥叠放整齐,液晶电视、衣柜、沙发、茶几等一应俱全,独立的卫生间内干净整洁,“这是消防喷淋,那是烟感器。”中心主任邵林英介绍,“前两天又在衣柜内新加了隔层,方便老人摆放衣物。我们希望老人在这里享受家一样的便利。”

老有所养是民生大事。早在2013年,宁阳县就出台文件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与项目扶持。随后5年时间,该县新建、改建农村敬老院共10所,为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么建?12 个镇街均落实任务

据了解,宁阳县正在经营敬老院12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606人。虽然近年来多数敬老院进行了改造,但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设施设备老化、医疗服务缺乏、文体娱乐单调等问题。

在葛石镇敬老院,同一个院内,正在建设的三层灰色楼房与四排红顶平房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平房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房屋老旧,亟待改善。”院长孙平杰说,眼看新楼房建设即将收尾,厨卫用具、日用家具等陆续搬入,大家伙别提多高兴了,“所用所需全部购置新的,让老人们乐享‘拎包入住’。”

“‘五保’对象是农村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的养老问题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救助。而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正是满足他们过上幸福晚年生活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工作落实年’的具体举措。”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志刚如是说。

宁阳县全面落实泰安市“四改一定”部署要求,按照“老旧敬老院抓改造、新建敬老院抓规范、达标敬老院抓提升”的思路分类推进实施。着眼长远,宁阳县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健康托管模式,采取与医疗机构结对协作、内设医务室等方式,提升敬老院护理水平,并探索养老机构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工作,养老服务业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路子。

如何管?开启“托管+养老”模式

在加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同时,宁阳县还在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奶奶到外面晒太阳多好,我们出去转转吧!”伏山镇敬老院护理人员胡月梅边说边去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晒太阳。“每天要打扫房间两次,包括茶具都要及时擦洗,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要给他们送饭、喂饭。”宁阳县颐康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邵洪灯说。

据伏山镇党委委员吕洪亮介绍,原先镇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服务水平低,政府不少花钱,群众却不满意。“解决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颐康养老对敬老院进行全托管,形成“托管+养老”模式。颐康养老以“安全保洁、生活照料、助餐服务、心理健康、精神慰藉”等为服务内容,对全院49名老人进行细心照料。

基层政府的职责是“兜底”,确保“五保”老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而要提升服务质量,还要拓宽思路,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力量,专业团队提供专业化服务,可以让老人舒心、政府省心、社会放心。

(稿件原载于2019年11月8日《中国社区报》8版)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泰安通讯站
作者单位:宁阳县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陶东宁 张尚友 姜丙阳 郑志侠 徐坤杰
山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