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勐戛镇勐稳村,只见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村民在路边田地里忙碌,目光所及都是生机盎然的绿色。芒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驻勐稳村工作队队长俸咪德兴奋地说:“村子每天都有新变化,发展有底气,工作队帮扶有信心,村子将来更美丽。”
人民群众居有所安
勐稳村地处勐戛镇东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的帮扶工作,全村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76人将于年内实现全部脱贫。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香菜塘村民小组李生活等9户德昂族群众对院子进行了硬化,常兴街村民小组曾传洗老两口用上了太阳能,大炉厂村民小组陈云发家新建了卫生厕所……一件件好事实事温暖了村民的心,让工作队真正“驻”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2018年,芒市实现脱贫摘帽。和其他村子一样,勐稳村贫困人口实现不愁吃、不愁穿,贫困家庭孩子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无因贫失学辍学,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但摘帽不等于帮扶结束,脱贫不脱钩,芒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入驻后,从细微之处入手,重点解决群众的所需所急问题,硬化院子、改造厨房、新建卫生厕所,发动群众搞好房屋内外的环境,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让村民居有所安、居有所美、居有所乐。
荒茶园变致富林。
传统产业方兴未艾
脱贫攻坚让村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但村民要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必须依靠产业发展。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勐稳村大力发展蚕桑、烤烟、茶叶种植和猪、羊、牛养殖等产业,为村子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芒丙村民小组陶家应是芒市“红色信贷”“帮强带弱”养殖大户,肉牛存栏106头,年内已经出售70余头,带动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他本人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村民赵仓达发展奶水牛养殖业,奶水牛存栏42头,产奶11头,每天产奶350余公斤,鲜奶定点供应芒市幼儿园及发往昆明,带动4户农户养殖奶水牛200余头,每公斤20元的鲜奶价格让养牛户尝到了甜头。
在肉牛等产业的支撑下,芒丙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全部脱贫,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000元。村民赵国明饲养了100余只黄山羊,放羊路上高兴地哼起了山歌,他坦言:“赶着山羊生活有盼头,心里有底数,日子有希望。”
“手上有活,心里不慌。”会种植的搞种植,会养殖的搞养殖,行走在勐稳村,村民把脱贫致富的底气写在了田地间,写在了山林中,写在了牛羊满圈里。
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大量现实情况证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无力继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能用解决温饱的老方式推动发展,必须摒弃故步自封、落后的旧思想,以新时代眼光看待产业发展。在勐稳村,一些青壮年主动站了出来,敢闯敢拼,敢试敢干,为村子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乡亲们不容易,我得回来帮一把,让他们在时代发展中不掉队。”大炉厂村民小组女强人赵芹翠到芒市做汽车销售几年后,发现城市发展变化巨大,但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大炉厂附近村寨种出来的茶叶销售不畅,茶叶商经常2至3天才来收购一次,还要以杀水分等为由贬低价格,茶叶不是养老了就是低价出售,让村民苦不堪言。赵芹翠决定在大炉厂兴建一个茶叶厂做生态茶叶,茶叶厂辐射长兴街、横箐等附近村寨360余户村民1000余亩茶叶地。目前,茶叶厂的建设已接近尾声,明年春季将顺利投产。
勐稳村一组杨庆磊、王春荣等6名村民今年7月引进“金煌”芒果开展种植,将150余亩荒山种上了芒果苗,修建了蓄水池。管理芒果苗恰好可以用农闲时间,让无所事事的村民有了事干,3年后芒果挂果,将给村民带来额外的收入。
河边寨一组80后青年张权文将村集体33亩茶园租过来发展养殖业,如今荒废了10余年的茶园重新焕发了生机,长得一人高的杂草不见了,茶园被修剪整齐,且在茶园里养殖鹅、鸭、鸡等,产品定点供应州人民医院、德宏供电局等单位的食堂,供不应求。村集体有了租金,建档立卡贫困户5位村民常年在茶园打工,每人每天有150元收入,张权文用自己的行动带动着村子的发展。
“村子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国家富强了,村子才有希望。”俸咪德如是说。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美丽向上的勐稳村图景已浮现在眼前,谈起眼前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村民情不自禁地说:“感谢祖国感谢党,未来我们的好日子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