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广东】龙形拳白眉拳:东江两虎名气盛 百年拳艺习者众

广东学习平台2020-01-05
订阅
作者:莫丽仪、莫凡、范银燕、周勤辉、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

动如游龙静如玉女,气吞山河一动即至。在佛山武术界中,龙形拳、白眉拳占有重要席位。

龙形拳宗师林耀桂和白眉拳宗师张礼泉是表兄弟,均来自学武之风盛行的东江流域,分别被誉为“东江老虎”和“东江猛虎”。这两“虎”将两个拳种发扬光大,其门人1960年后将龙形拳、白眉拳带入佛山,便迅速在此扎根,从习者众,丰富了佛山传统武术的内容。

取诸家之长开宗立派

龙形拳是以意导引、攻守合一的传统南派拳术,上世纪20年代由林耀桂融合广东客家拳及南传少林拳术始创。关于龙形拳的形成,宗师林耀桂传有一联:先学海丰成茂业,后从华首得真传。

龙形拳传承人马国辉表演拳术。

林耀桂(1874年~1965年)是广东省博罗县人,出生于武术世家,父辈祖辈中多人功夫了得。父亲林庆元习得祖传客家拳艺,曾师从海丰的南少林拳师黄连娇。林耀桂头脑灵活,悟性甚高,从小就随父习武,还获林合、林俄两位叔伯的指导。17岁时,林耀桂在博罗县公庄墟的擂台上击败拳师林某,由此名声大噪。

因拳艺了得,林氏父子经常受邀前往惠阳、博罗、增城一带传艺。林耀桂年轻时经常在西湖边、元妙观、金华寺等地与林庆元、林合、林俄的弟子们切磋武艺,其中就有表弟张礼泉,张礼泉后来成为白眉拳一代宗师。

林耀桂20岁左右正式独自出门授艺。1896年,林耀桂参加一个贺诞表演时偶遇罗浮山华首台大玉禅师。大玉禅师认为林耀桂是可造之材,于是邀他到华首台。在华首台,林耀桂不但学得“花拳小马”等拳艺,跌打医术更获真传。此为“先学海丰成茂业,后从华首得真传”的来源。

出师后,林耀桂回到惠州一带的林氏族村授艺。民国初年,林耀桂到广州设馆授徒,声誉日隆。他曾先后在黄埔军校和燕塘军校担任国术教官。1925年,他在长堤青年迦南堂一举击败前来挑战的俄籍拳手,轰动一时。1931年,林耀桂击败自称“王老虎”的同僚,当时主政广东的陈济棠赞许地说“此乃真老虎也”,并建议林耀桂创立的拳派定名为“龙形派”,取意“矫若游龙,捷如猛虎”之意,从此,龙形拳开宗立派,林耀桂“东江老虎”之名也不胫而走,与张礼泉、林荫堂、赖成己、黄啸侠并称“南方五虎将”。

把龙形拳传入佛山的是林耀桂的两名高徒,一是马齐一脉在三水发展,另一位是曾根一脉在佛山禅城发展。

马齐是三水迳口人,在林耀桂门下担任助教多年。1947年开始,他利用回乡机会教授村民龙形拳,后来还在南海、花都、清远等地收徒授艺。马齐龙形拳技艺精湛,徒弟遍布世界各地,是龙形拳在佛山的重要传播者。

被佛山龙形拳门人称为“佛山龙形之父”的曾根是佛山人,学武经历丰富,曾习得蔡李佛拳、鹰爪拳、六合八法拳等拳术,1950年成为林耀桂晚年弟子。1960年,曾根将龙形拳种传入佛山,因其搏击性强、实用性高,深受当时年轻人喜爱,掀起了一股学习龙形拳的热潮。

龙形拳传入佛山近70年,通过龙形拳弟子的广泛传播,设立多个组织和拳馆,在香港还设有龙形体育总会。龙形拳不但在国内广为流传,同时也走出国门,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地均设有龙形分会,呈蓬勃发展之势。

习佛门拳艺以武报国

白眉拳相传发祥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开宗于四川峨眉山,祖师是明末清初的僧人“白眉上人”,此派武术一向只流传于庙宇内,上世纪初期才由俗家弟子张礼泉传播于佛门之外。

佛山白眉拳馆馆长刘伟新展示白眉拳拳术套路。

张礼泉(1884-1964)出生于惠州,自小随东江一带的林石、李朦及林合等名师学武。1900年,他加入“兴中会”,参加“惠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张礼泉去了广州,后来在六榕寺一带巧遇莲生和尚,成为莫逆之交。得莲生荐领,到光孝寺拜竺法云为师,学艺三年,得衣钵真传。

学成后,张礼泉回到惠州,在乡间传授拳械。他对早期习练的几家拳法进行了精选,在保留原有招式的基础上,对竺法云所授拳术的内功心法和原理进行改良,创编了石师、三门、地煞、四门等拳套。在器械方面,既继承了竺法云系列的大阵棍、柳叶双刀、四环双拐、对折棍、青龙剑、飞凤双刀、青龙偃月刀、软鞭及方天戟,也将早期习练的五行中拦棍、三叉大扒、仙花宝凳等器械套路纳入其武功体系,总名为“白眉拳”。

张礼泉曾参加“黄花岗起义”,在广州警察教练所燕塘军校、黄埔军校教授武术,在广州安怀里设立了“励存国术社”授徒,有“东江猛虎”称号。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东江一带训练抗日游击队,创编的“励存”刺枪术和大刀术发挥了显著的功效。

作为南拳中独树一帜的拳种,白眉拳上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由白眉拳门人传入佛山,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从习者众多。白眉拳的一众传播者中,仇太生和刘少良是佛山人最为熟悉的。

被誉为“白眉拳传入佛山第一人”的仇太生是高明西安崇北村人,少年时期随父到广州从事玉石加工,其间跟随堂叔仇乌学习白眉拳,后来进入张礼泉徒弟夏汉雄门下深造白眉拳和跌打医术。抗战时期,仇太生与其父回到高明。抗战胜利后,仇太生开始在高明西安、明城一带传授白眉拳兼行医。1949年后,仇太生来到现在的禅城继续行医授拳。

仇太生的同门兼挚友刘少良则是佛山白眉拳推动播种者。刘少良祖籍南海丹灶沙水,1963年从广州机床厂病退回佛山后便致力于推广和传授白眉拳。他在白眉拳传统功法外注重实战技巧,灵活多变,风格凌厉。

白眉拳在佛山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播,习练者数以万计,成为佛山武术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成立了几个主要的传播组织,包括佛山精武会白眉拳研究活动中心、佛山市武术协会白眉拳体育总会等。白眉拳在张礼泉及其门人的努力下,主要在粤港澳及东南亚、北美一带流传。

南海里水小学的学生在示范改编过的“白眉十字拳”武术课间操。

龙形拳和白眉拳主要套路

林耀桂传授龙形拳心法和攻防要诀主要有:手到脚又到,他人无地企(没地方站);意即发整劲,身手步都要迫;容情不起(出)手,起(出)手不容情;有空打空,无空收空;横来直破,直来横攻等。龙形拳徒手拳术有十六动,三通过桥,逼虎跳墙,单刀匹马,三通平射,龙形摩桥,碎桥,擒拿化劲,立五形,单鞭救主,五马归糟,毒蛇吐雾,龙形对拆,摩桥对练,画眉跳架,梅花七路,摩桥功等。

学过“龙形摩桥”才算是入门,成为真正的龙形拳弟子;“花拳小马”则是龙形拳最高级套路。内练精、气、神,外练腰、桥、马的龙形拳入门功夫,也是龙形拳有别于其他门派的特色之一和掌握发挥龙形拳威力的精要所在。

白眉拳在佛山一直在民间流传,传统套路都是老师傅口传,根据传入者和所学者的理解,或有变化。1944年出生于佛山张槎的陈澄耀师傅,师从刘少良学习白眉拳。陈澄耀认为要了解白眉拳的“连环重创,直出横收,矛盾传动,攻防合一”十六字令,领略“直索升沉,开合旋棚”奥秘,精通“神、意、气、劲、形、圆、通、静”八法,潜心研练,才能步入高深境界。

白眉拳代表性套路主要有十字、七点梅花、九步推、十八摩桥、虎步等。白眉拳在搏击、实战中讲究心定神凝,简明直接而凌厉,出手如闪电,一动即至,拳不空回。


作者单位: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夏潇潇 廖子逸 阮志峰
广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