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我们经常读,但是以“书”为底,谋求一个谜面,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常见的方块字,非左右结构,也非上下结构,且不是半包围全包围,或者品字型结构,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独体字,况且由于笔划不多,创作难度相对较大。在浩繁的谜海里,以一个“书”字为底的灯谜不多,在我读过的“书”字谜中,记得较为突出的有:
玉阶空伫立,宿鸟飞归急(字一)书;
听到叔声,马上开门(字一)书。
赏读西安谜友苏剑的中国传统“八雅”谜作时,一个“书”字谜,再次让我拍手称快。谜是:
拾级直上摘星阁(中国传统八雅)书。
读谜赏谜,顿觉景致怡人。虽然没有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那“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气概,但唐人杜光庭“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的浪漫,宋人黄庚“屹立浮图可摘星,吟边喜与客同登”的悦人,与目下“拾级直上摘星阁”,同样让我们共享欢愉,沐浴春风。
苏剑的“书”字谜,采用象形手法,十分形象生动,“拾级”,象形梯级存在,将“书”字中的横折和横折钩两个笔画比拟为两个梯级,“直上”则以笔划“丨”接入,而“摘星阁”者,乃沿着山路拾级向上,来到了仿若接近云端之“摘星阁”,把“星”继续象形为“丶”,“阁”则通假为“搁”,于是搁置于此。其实,面句直用“拾级直上摘星搁”也未曾不可,登上高山或高楼,摘下星星,并将其任情搁搭,这样少了通假,同样形象逼真。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很有道理的。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书面记载,语言、文字、图画能够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并且可以大量印制,方便人类的阅读、学习,有利于人类知识的传承。灯谜虽雕虫小技,同样饱含丰富知识,尽管不提倡中小学生沉迷其中,但参与适当的灯谜猜制活动,还是十分有益的,毕竟谜里可以吮吸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殊多养分。(作者:王绍宽,原载于中华谜艺网)
新春灯谜大家猜(第三期)(2月18日)谜底公布:
1.园中小憩窗前月(节日名称)元宵
2.警言一出,一心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敬业
3.“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十九大新词二)新时代、新气象
4.延安(十九大热词)持久和平
5.人往一处想,实现中国梦(数学名词)同心圆
6.“一抓到底正风纪”(山西地名)长治
7.梅花绽放冰雪消(浙江地名)开化
8.“六王毕,四海一”(当代作家)周国平
9.捐助惟存无私心(当代科学家)施一公
10.唐宋没有隋朝有,金元没有明清有(打一字)月
11.丹陛听得九州事(央视栏目名称)朝闻天下
12.最后希望落空(4字《兰亭集序》一句)终期于尽
13.一鸟不鸣山更幽(《琵琶行》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
14.“一日新晴抵万金”(我国地名)贵阳
15.“莫教枝上啼”(成语)一鸣惊人
16.“永日无一事”(8笔字)咏
17.酒不掺水终日香 (12笔字)酥
18.一手撑起一个家(7笔字)护
19.慢慢地摇(三国人物名)徐晃
20.海子读英语(6字母英文单词)s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