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存院士讲述中国数值天气预报进展和未来气候研究趋势

国际在线2019-03-23
订阅
作者:张喆炯

国际上第一张用原始方程组的天气预报图,图片来源于曾庆存博士论文(1961)和ScientiaSinica(1963)。

地球系统包含了复杂的过程,对整个地球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的能力代表了在这一基础科学领域国家的科研实力。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太阳,地球与天气。22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曾庆存院士给200余名“科学求真营”的师生做了名为“大气科学的前身、现代与未来”的科普报告,讲述了中国天气预报的发展历史与气候研究未来趋势。

22日,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给200余名“科学求真营”的师生做了名为“大气科学的前身、现代与未来”的科普报告。已经84岁高龄的曾庆存院士为学生们详细的回顾了中国气象学的发展历程。

曾庆存说:“第一个阶段是梦想期,那时候想用数值预报,但是没办法不懂计算的方法,只是个梦想;然后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后可以实现,但是那时候的方程式太简单,所以我管那时候叫做‘孕育期’;再之后就是‘青春期’生下来了,那时候原始方程的应用,做出来我的精确度可以达到实际的要求了;之后呢,就到了成熟期,这时候卫星出现了,全球可以预报了,咱们中国也一样了。”

曾庆存院士介绍说,自上世纪50年代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已经有了质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天气预报的有效性从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7天的预测能力到了可进入实际业务预报的程度。

84岁高龄的曾庆存院士为学生们讲述中国气象学的发展变化

曾庆存院士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将数值天气预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展之一,《自然》杂志则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时至今日,较准确的定量数值天气预报能及时预测气象灾害,对于防灾、减灾、救灾,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在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多个登陆台风的零死亡报告,极大地保护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预测未来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的气候,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夏季洪涝、冬季雾霾、农业规划、能源布局等。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对气候预测的需求更日显重要。1983年,曾庆存及其团队开始研制中国气候系统模式和预测方法,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在国际上首先开创短期气候预测系统。近年来,曾庆存院士和多位科学家一起,正在推动建立研究和预估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地球数值模拟装置。曾庆存院士介绍说:“现在中国气象卫星初步具备了全球监测的能力,是世界卫星网里面的骨干力量之一。地球数值模拟装置是为了保护全球的气候和环境生态的变化来做的。这个太重要了,下一步我们肯定要把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弄进来,还需要大规模的卫星资料怎么处理等问题要解决,都弄进来。”

2018年,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这一装置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并促进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

曾庆存院士讲座现场图

曾庆存院士与学生们合影

责任编辑:陈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