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丨江苏太仓:有“职”不“贫”激活“造血”功能

江苏学习平台2019-11-05
订阅
作者:周斌 周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在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对口帮扶过程中,扩大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协作,加大资金扶持、人才培训力度,对接就业、劳务协作的新途径、新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内部“造血”,提升玉屏老百姓致富增收能力。

劳务协作搭建就业快车道

太仓•玉屏人力资源市场

前不久,玉屏朱家场镇兴隆乡的村民庞金仙来到太仓·玉屏人力资源市场大厅,在表格上填写个人信息,他告诉记者:“我今年45岁了,孩子也大了,不想闲在家里打零工,还是出来赚点钱。太仓与玉屏进行劳务协作,听说收入不错,而且由政府支持,有保障,所以就来应聘。”

“我们太仓·玉屏人力资源市场接受两地人社部门的指导,积极配合指标要求,持续向玉屏市民提供玉屏本地、太仓甚至上海等地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企业推荐合适的人力资源。”太仓·玉屏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杨文荷介绍说,来咨询的群众大部分是想了解玉屏本地的用工需求,他们会根据咨询人员留下的意向信息向他们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

“太仓政府出资120万元用于玉屏到太仓就业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另外还有60万元用于报销在太仓工作满3个月的务工人员的往返车旅费。玉屏籍就业人员坐火车到上海南站后,太仓企业会派车去接他们。”杨文荷向在场的求职者详细介绍了一些去太仓就业的优惠政策。

听了杨文荷的介绍,同样在大厅咨询的王凯更加心动了。王凯告诉记者,他以前在福建打过工,后来听在太仓打工的老乡说,太仓的待遇更好,所以这次特意跑到人力资源市场咨询。这次,他应聘的是太仓鸣志电子的一个职位,“我中专学的是酒店管理,先去看看吧,或许到太仓后还能找到更好的机会。”王凯说。

记者在太仓•玉屏人力资源市场大厅看到,像丰武光电、舍弗勒、雅鹿等很多太仓企业放置了招聘广告,吸引了不少玉屏老百姓前来咨询。

为了保障在太仓务工的玉屏籍人员合法劳动权益,玉屏也在太仓设置了劳务协作工作站。太仓·玉屏劳务协作工作站工作人员冯朝夕说:“在碰到劳务纠纷或生活困难时,在太仓的玉屏籍务工人员可以向太仓·玉屏劳务协作工作站反映。这个工作站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他们就业的后顾之忧。”

除了人力资源市场,太仓每年都会在玉屏组织企业开展多场专场招聘会,并在去年建立了“太仓玉屏跨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就业平台”,这样,玉屏的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太仓企业的招工信息。

据了解,近年来,太仓玉屏两地还积极开展扶贫协作计划项目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了贫困人口2760人,实现就业1543人。目前,在太仓务工的玉屏籍人员有200多人,大多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而在制造业里,一般熟练工的月工资达到4500元。

“微工厂”实现家门口就业

社区“微工厂”让玉屏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到太仓就业虽然钱多一点,但是家里照顾不到,最好就是把钱挣了,还能照顾家里人。”这是在采访中,不少玉屏当地群众的想法。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中就业体系建设的扶贫“微工厂”应运而生。那什么是“微工厂”?记者在玉屏田坪镇移民搬迁点附近见到了这家“微工厂”。这是一家鞋类加工厂。在“微工厂”车间,只见员工正熟练地进行划料、烫底成型、鞋面处理、包装成品……家住田坪村44岁的杨五妹就在这里工作。“很方便,离家十多分钟的路程,既能照顾到家里的农活及小孩,还有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玉屏田坪镇工业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想回乡创业却苦于没有载体,移民新区大量劳动力,镇区半劳力、弱劳力村民想就业又没有门路的现状,田坪镇政府通过提供免费场地,提前进行装修、企业可以“拎包入驻”等条件的吸引,再加上太仓对口帮扶提供相关资金、信息,帮助引入相关企业入驻,最终实现工厂进入移民搬迁点,搬迁户在家门口就可就业。“微工厂”的入驻,共带动7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大家上班时间灵活,工资按件计酬,农忙之外的时间,都可以在这里上班赚钱。

玉屏县扶贫办副主任徐震表示,今后还将帮助引进更多这样的“微工厂”,帮助这边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职教帮扶创新扶贫新模式

产教融合基地凡甲电子班学生在实训操作

16岁的杨学剑是玉屏田坪镇人,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为此选择了初中毕业后读职业学校。“我听说一毕业就能安排工作,父母都比较支持这一选择。”因此,杨学剑今年成为了玉屏中等职业学校和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设置的“定制班”的一名学生。

脱贫攻坚的实践充分证明,职业教育扶贫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扶贫方式之一。太仓职业教育发达,尤以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闻名全国。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实现对玉屏的职教扶贫?

“我们启动了‘职教富民’协作行动,设立15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千人工匠’计划,对玉屏的贫困村农民工开展专项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就业能力,以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的目标。”太仓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玉屏中等职业学校是“千人工匠”计划的实施平台之一。除了凡甲电子,雅鹿集团、红壹佰电气等企业也在玉屏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了“定制班”,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定制班”的学生学成后,就会被输送到这几家企业工作,为更多的玉屏人到太仓就业拓宽了路径。“我校送往太仓实习的2015级学生达111人,目前已经实现固定就业70人;去太仓实习的2016级、2017级学生也分别达到了89人、63人。”玉屏中等职业学校老师吕佑林告诉记者,“太仓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也远比玉屏高,我校的学生在实习期都能拿到4500元的月薪。”

不止于此,玉屏中等职业学校去年就和太仓市中等专业学校缔结了帮扶框架合作协议,一年多来,双方在办学思路、学科规划、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科研、学生实习及就业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深度协作。

除了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今年9月份,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开学, 42名贵州玉屏籍学生在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和部分学生家长带领下,前来报到入学。除了学习之外,健雄学院还为各个玉屏籍学生双创实践小组指定导师,小组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并实行减免3年的学费及每年4000元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

有“职”不“贫”,职教帮扶已经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帮扶路径。同时,为切实抓好玉屏精准扶贫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扶贫工作,加强东西联动,突出地区间合作,2017年,玉屏、太仓两地签订了人力资源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太仓市汽车公司到玉屏职校开展校企合作,每学期选派20名汽修专业学生赴太仓学习半年;2019年,玉屏挂牌成立太仓·玉屏人力资源市场,通过组织开展多场企业现场招聘会,为就业难的群众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

来源:太仓日报
作者单位:太仓日报社
责任编辑:夏凤丹 许建国 王焕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