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叔叔,我是尼夏,我已经到学校了,请帮我谢谢下叔叔阿姨们,谢谢你们为我资助了学费!我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你们的期望……”9月2日,吾依乡党委书记尕尔玛罗伍终于接到让他等了几天的电话,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
9月2日,尼夏与壤塘同学已顺利到校报到(右为尼夏)
报到在即,学费没了着落
“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中考结束后,我就回到家帮忙干农活,本想赶在开学前把地里的青稞卖了,凑齐学费,现在看来离通知书上的学费还差很多……”正在收割的尼夏满脸遗憾,想放弃学业,却心有不甘。
正在收割青稞的尼夏
这是8月27日,吾依乡党委书记尕尔玛罗伍在壤塘县脱贫攻坚“秋季战役”走村入户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个特殊情况。
尼夏家住海拔3700米的吾依乡壤古村马来小组,小学毕业时患上了结核病,休学两年后,继续在壤塘县城关中学读初中。经过三年苦读,2019年考取了绵阳市游仙职业技术学校。这可是整个寨子的喜讯啊!
然而,8月25日,就在父亲去县城银行为她和姐姐支取学费时,才发现,家里省吃俭用攒的1万余元存款,被电信诈骗团伙通过网络支付盗取一空。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整个家庭陷入绝望,尼夏和二姐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全家人最揪心的事。尼夏家中六口人,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二姐在校读书,家里还有不懂汉语的大姐和患有三级肢体残疾的哥哥,收入寥寥无几。
大爱汇聚,让她重返校园
正值在壤古村脱贫攻坚“秋季战役”的关键时刻,入户走访的乡党委书记尕尔玛罗伍、副书记邹银彬了解到这一情况,随即从身上掏出了所有的现金,缓解尼夏姐妹上学的燃眉之急。尼夏姐妹热泪盈眶,连声说着“卡卓扎西(藏语:非常感谢)”。“从高原藏区的大山里走出一名大学生很不容易。困难是暂时的,乡党委政府决不会让你们辍学!”尕尔玛罗伍支持读书的语言坚决。
尕尔玛罗伍与驻村干部在尼夏家中入户走访
虽然在场党员干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与报到所需的金额还有很大差距,但尼夏姐妹感受到了吾依乡党委、政府和干部们的关怀和温暖。尼夏姐妹表示一定努力完成学业,回报热心的叔叔阿姨,回报社会。
据悉,为了帮助尼夏姊妹渡过难关,在壤塘县委组织部的关心下,壤塘非公经济党组织——中共壤塘县亿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支部为尼夏姐妹捐赠了500元助学金。吾依乡党委政府为尼夏母亲增设了“环卫员”的公益性岗位,负责马来小组的环境卫生,一年有9900元的工资。帮村部门县疾控中心将对尼夏大姐进行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拟临聘为“包虫病防治藏语宣传员”,一年有3000元的工资。而壤古村第一书记汪良枢为她们各申报了5000元的“阿坝雨滴”社会扶贫行动中的教育帮扶基金,目前审批手续已上报县级有关部门。
在县委组织部、吾依乡党委政府、帮村部门县疾控中心以及省疾控壤古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的多方支援下,尼夏与泽壤四姐两姊妹开学的学费有着落了,心底的石头落了。8月31日清晨,两姐妹从壤塘县城乘坐大巴启程出发,经过2天的长途跋涉,9月2日中午,两姊妹分别已平安到校报到。
这仅是壤塘县脱贫攻坚“秋季战役”驻村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收集诉求、解决困难,从安装一颗灯泡到整改老化线路,从更换水龙头到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点滴百姓事,芝麻小细节成为干部心中的大担忧、大心结。自“秋季战役”启动以来,壤塘干部脚踏实地、不走过场,围绕“七大重点工作”,用心对待着每一位农牧民群众,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举动,却在处处小细节体现着对群众、对百姓、对壤塘这个大家庭的爱,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这方水土、这方人民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