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护工+社工+义工 佛山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广东学习平台2019-12-21
订阅
作者:宋世伟

12月18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四合村内,数十名银发老人齐坐一堂,认真的模样仿佛回到了校园时光,让不少路过的村民忍俊不禁。这是春晖养老服务中心为众多老人量身定制的包括书法班在内的课程。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不少老人晚年时最朴实的初心。春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康春梅表示,正是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服务理念,他们从最初单一的居家养老服务,逐步打造成“居家、社区、机构”综合立体养老服务体系,并组建了规模超过千人的春晖爱老义工队。这一创新善行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护工+社工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走进佛山南海罗村卢婆婆的家中,其亮堂整洁的环境让人倍感舒适。“这都是春晖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功劳,她每周定期来探望我们,真的很贴心。”卢婆婆嘴角止不住笑意。

今年91岁的卢婆婆一直独自居住,因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且子女在外忙于工作,生活照料难免不周,心情更是抑郁寡欢。幸运的是,随着春晖居家养老服务的介入,这一切都得到转变。

春晖社工主动走进老人家中,为其提供心理疏导。

“除了安排护理人员定期上门外,我们也会不定期慰问老人,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春晖养老服务中心南海片区居家部主任杜瑞平向记者介绍道,虽然最初上门开展服务过程中老人难免心怀戒备,一度连卧室门都不愿意打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怀和认真服务,老人放下了警惕并打开心扉。

像这样用心用情开展服务的故事还有许多。从2010年4月扎根南海多个片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春晖这一路走来有过许多探索和有益的经验。“老人的情况复杂,如何甄别各自困境并解决,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南海区春晖养老服务中心发展部主任梁淑芬表示,正是通过“护工+社工”的方式,让他们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路径。

春晖主动链接社会资源,为老人制作和派发爱心日历。

2013年,南海一位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袁伯因轻信传销人员,大肆购买保健品,引起了梁淑芬和同事们的注意。对此,他们通过社工介入方式,主动了解老人诉求,在得知其是因为朋辈关系网络缺失而内心空虚后,便主动联合居委会加强日常慰问探访,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协助其转入敬老院,助其成功走出这一困境。

引入爱心力量 形成长者关怀合力

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开展,春晖并未停止自己在养老行业探索的脚步,不仅在2012年和2017年作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尝试,还主动培育义工团队,将养老服务关怀延伸到工作外,打通老年关怀“最后一公里”。

“我们发现有不少临界困难长者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但客观存在养老服务诉求和一定的生活困窘,需要社会层面的关心与支持。”梁淑芬坦陈,他们通过义工帮扶和链接社会资源等方式,解决老人的困境。

春晖主动链接社会资源,为老人提供居家安全改造。

护工+社工+义工,这样的创新举措让养老服务变得更加得心应手。2013年10月,佛山南海大沥沥苑社区一对老夫妻不愿与人交往,且常年热衷于捡垃圾,家中污渍满屋,以致双双染上多种疾病。其中,丈夫区伯更是因发烧引起并发症而住进医院ICU。

得知此事后,梁淑芬和同事积极介入进行心理劝导,并及时组织居委会工作人员、爱心街坊定期轮流上门照顾,并根据老人意愿定期开展居家卫生、个人基本护理等多形式服务,最终打开老人心结,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截至目前,春晖在佛山全市已组建超过20支爱老义工队,注册志愿者超过千人,并链接逾百家爱心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仅2018年全年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折算价值便超过120万元。

春晖主动链接社会资源,为老人提供居家安全改造。

随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佛山市内公益慈善也开始朝着正规方向发展。对此,春晖因应时代变革,于2018年成立春晖慈善基金会。“借此规范自身,甚至申请公募资格,打造春晖公益品牌。”康春梅表示,如何有效对接政府与社会资源成为机构发展的关键,他们希望通过成立基金会,与社会各界一起关爱更多困难老人,让他们能更好地安享晚年。


作者单位: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夏潇潇 陈韵琦 阮志峰
广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