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已是当今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贵阳国家高新区肩负着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之一的重任,2019年紧扣贵阳市委、市政府“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愿景,高新区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互联网、大健康、高端制造、中高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创新为抓手,填实落地产业的“空白”,补齐产业融合的“留白”,构建起现代化产业生态圈的闭环链,让高质量发展不留“死角”。
胡平生,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是贵州生诺生物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创始人。
胡平生:“ 我热衷于探索医药领域的未知,填补生物医药的空白,医药研发和创新是我一生的兴趣,加上国内大环境对创新药物开发的支持以及我对家乡的热爱和使命感,这是我决定回国创业的原因。 ”
三十余年里, 胡平生 一直埋身于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创新的第一线。如今,他的团队已在国内甚至海外闻名遐迩,通过构建完整精准的医疗体系,探索治疗肿瘤的生物新型疗法,这一全球医学领域尚未攻克的“难题”、这座迄今尚未有人攀上的“珠峰”,如今正在贵阳国家高新区的实验室里被一点点“填白”。
胡平生说:“ 肿瘤免疫治疗近10年来,也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真正地开启了新的一个篇章,让很多患者有了希望。目前产品在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佐斯亚、白俄罗斯等6个国家上市了。 ”
在2019上海进博会上,贵州生诺生物与拉脱维亚提玛公司签下了千万美元量级的产品订单,这也是贵州在本届进博会上的40个签约项目中,唯一一个服务贸易类项目。而能让这位客居海外多年的老人决心回国创业的,不仅源于老人这颗回报桑梓的拳拳之心,还有贵阳国家高新区“放诸四海、招商引智”的诚心实意。
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引凤筑巢
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潘泷波说:围绕我们整个产业链,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急需的产业来强链、补链。高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懂企、懂商、亲商,做到“亲清”关系,为企业的落地,全链条、全过程的做好服务,企业对我们的服务也是非常认可。
2019年,高新区凭借着优良的产业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浓厚的创业氛围,主动出击、主动邀约,着力精准“靶向”,全面实施引才引智计划,为高新区挂帆远航开拓“蓝海”,为贵州聚力蓄能挖掘“钻石矿”。这样的举措,才使得像胡平生老人这样的大批高端人才愿意回国、落木为栖。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院海外事业部商务经理Alexander Browne说:“ 我是英国人,我来中国已经有十年了,一直住在贵阳。现在在中国电建贵阳院这边上班。”
贵阳谦行映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小寅:“ 总体感觉高新区很适合文化产业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所以回到日本,我就毅然决然辞职,然后到高新区来做我们的动画产业的创业工作,我觉得动画片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在贵阳未来会比较有前景,比较光明,会比较好的发展,因为更多的年轻人需要这个东西。 ”
贵州黔爽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 我在美国待了五年,2018年来到的贵阳高新区,创办了一个科技型的企业,我在2015年参加了首届数博会,感受到了大数据发展蓄势待发,我就换轨了大数据,乘上大数据的列车,为家乡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截止2019年,高新区共聚集各类人才6.5万人,高层次人才3937。其中,2019年引进高层次人才460名,含博士90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70名,外籍人才5名。
推进“大数据+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如今为高新区“填白补缺”的,不仅有以“招才引智”为驱动的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产业也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为创新赋能,向智能制造工业4.0换轨提速。
近年来汉方药业依托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原来需要20到30人的工序,现在只需要2到3个人就可以完成。正是凭借大数据技术腾笼换鸟,贵州汉方药业将传统的中药制剂自动化生产线与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关键工段的质量监控,提高药品质量,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并于2019年十月,凭借“大数据+智能制造质量管控技术实施经验”,成为贵州唯一一家入选中国质量协会“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的企业。
而在产业迭代中,以高新技术注能,实现从无到有再到优的案例,在高新又何止汉方一家。
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综合一体化平台,产能增加60%,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40%,年度生产成本降低200万元。
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智能业务决策系统,生产线人员减少68%,产量提升58%,优品率提升了33%。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空调能效数据资源中心,全国3000余个项目空调,年平均节电率29.6%,实现年节电量23亿度,折合碳减排172万吨。
创新引领效益显现 创新活力激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19年,贵阳高新区通过人、财、物等一系列联动的创新赋能,在产业迭代的“留白”中,在科研探索的“空白”处,一路丰采、硕果累累。
这一年,落户高新区的中国电建贵阳院攻克了“解决特高坝大库工程深层放空技术”的世界性难题,实现在任何时候放空水库,都不会影响高坝大库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该项技术将运用于世界最高坝RM水电站中。而这一创新型研究成果还获评当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电视擂台赛”金奖。
中国电建贵阳院水电水利工程设计院水电处鲍伟:“ 身处在高新区这片沃土,创新氛围浓厚,企业也积极鼓励我们进行科研创新,为我们提供了科研的温床,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探索空白,为中国的水电大坝安全作出贡献。 ”
这一年,在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贵阳高新区共有9家企业的10个项目获评全省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在两类获奖项目总数中占比11.8%。高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创新服务机构44家,新增专利申请量1910件,新增专利授权量1000件。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这一年,无论是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还是跨域融合的传统产业,在日益形成闭环效益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中,贵阳国家高新区正在“填白补缺”处收获着前所未有的时代红利,创新驱动也正在“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愿景图卷上,运笔着墨,再生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