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非遗丨无锡惠山泥人

江苏学习平台2019-12-21
订阅

惠山泥人,是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系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明末著名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述:“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近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盆碗、泥人等货”。时为明代崇桢年间,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惠山泥人最早的文献记载。惠山泥人发源于惠山祠堂之中,兴盛于明清至近现代。惠山泥人在这地域风俗中产生,最初由乡民作为农闲时的副业,逐渐发展为作坊式生产。清代中叶,在惠山五里长街、上下河塘,祠堂林立,几乎每一家祠堂门前都有一家泥人店,形成繁盛的泥人街。二十世纪初,惠山古镇有百余家泥人店,四五十家泥人作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和无锡市泥人研究所。

惠山泥人有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类似于儿童玩具,用模具压制,以喜庆吉祥为题材,造型简洁,大胆夸张,圆浑拙朴,代表作品有《大阿福》、《寿星》、《蚕猫》、《和合》、《泥春牛》等。细货,完全靠手捏,又称手捏泥人,以戏曲题材为主,故又称手捏戏文,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其创作工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等“手捏十八法”,能将戏曲人物和情节最生动传神的瞬间动态凝固定格,主题鲜明突出,使人一看就知道该戏曲的全貌。代表作品有《蟠桃大会》、《凤仪亭》、《霸王别姬》、《盗仙草》等。惠山泥人讲究彩绘,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色彩强烈显眼,富丽明快。

惠山泥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题材,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风俗气息,称誉海内外。名艺人辈出,传世精品被众多博物馆收藏。

2006年5月惠山泥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惠山泥人项目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传承情况很好,人才辈出。大师们都成立了工作室,非遗进学校、非遗进社区等推广展示活动,蓬勃开展。

来源:梁溪文化——文化馆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梁溪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沈东明 苏芳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