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的土是黏的,来了就不想走。”这是众多已在上高投资兴业客商的心声,更是上高开放发展的口碑。
上高,因开放而兴旺。“开放的上高欢迎您”“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已然根植于上高干部群众的心底,化作服务开放发展的自觉行动。
进入新时代,上高更是“不以上高为世界,而以世界谋上高”,致力于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县域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7.4%;规上工业总产值114.7亿元,同比增长8.4%。
上半年,该县新引进项目31个,总投资额达192.2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20亿元以上项目4个。
……
简单的几组数据,勾勒出上高开放发展的新轮廓。近年来,上高大力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提高开放发展水平。
今天的上高,开放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
开放的成色更全面。产业更加多元化,机电、新能源产业已经或即将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放的底色更厚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一批批老企业不断增资扩产、技改升级。
开放的亮色更凸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四最”营商环境,魅力持续彰显。
上高,正在“争当全市开放发展领头羊”征程中,再塑发展新优势。
“无中生有”培育新动能
投资1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机械电子等产业加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走进深圳魅动(上高)电子信息产业园,能真切感受到处处迸发着活力。这个占地1000余亩的产业园,主要生产音频视频高端电子产品以及配套材料。
2018年3月,深圳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与上高签约,投资30亿元建电子信息产业园。从此,上高发展开启“魅动模式”,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
“‘魅动模式’是上高招商模式的创新,而且效果非常好。”上高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练康告诉记者,所谓“魅动模式”,就是由一家主导企业牵头,招引、聚集上下游企业。以前招商都是政府去跑,现在是企业帮政府打广告,而且这种广告投放十分精准。
该县以魅动电子信息产业园为平台,推行轻资产重资本模式,拿出10亿元设立标准厂房建设基金,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精准对接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让更多好项目“拎包入住”。
“产业园二期27栋厂房,目前已经签约15栋。”深圳魅动(上高)电子信息产业园总负责人黄义告诉记者,新引进的企业多数是魅动的上下游企业。魅动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音视频产品园内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当地直采、粤港出口的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
该县主动对接融入“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积极争取将魅动电子信息产业园纳入“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省级产业基地,推动协同发展。
目前,魅动电子信息产业园已经汇集魅动电子、华为的核心供应商——弗兰德科技等8家企业,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
近年来,上高聚焦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迁移,引进和培育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企业,打造高技术性、高关联性、高辐射性的机械电子产业集群。目前,该县已聚集新威动力、格林德新能源、荣炭科技、魅动电子等89家机械电子企业。
机械电子产业,已成上高继绿色食品、鞋业产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工业经济多点开花、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业特别是中高端服务业,却一直是上高经济的短板。
曾经,旺旺集团准备在上高召开年会,因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最终只能选在明月山景区举行。
这一次的尴尬,让上高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一手抓工业,一手抓服务业,两条腿走路。
如今,一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蓝图在上高铺开。巅峰智业投资50亿元在上高打造“水墨镜山”文旅特色小镇;天翼集团投资20多亿元打造面积达300多亩的大观塔民俗小镇;江西省旅投集团投资15亿元建一座150米高,集居住、商务酒店、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贸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宜春第一高楼;建设中的上高廊桥是宜春市第一座廊桥,也是江西省首座水上民族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
这些三产项目全部建成后,上高第三产业将迎来质的飞跃,真正实现工业和服务业比翼齐飞。
“推陈出新”激发新活力
设立2000万元工业转型升级基金、1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更催“老树”发“新枝”。
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对原先的设备改良升级,研发出二次造粒机,从而实现24小时连续运转作业,产能提高了5倍。
“政府每年都会拿出2000万元,设立企业转型升级基金。”胡练康告诉记者,最大的目的就是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扩产扩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今年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又投资1.8亿美元新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占地面积200亩,建成后年产量可达4万吨,将成为国内五大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
上高县还专门设立总规模达1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品牌创建、绿色转型、两化融合、企业培育六大工程入手,引导绿色食品、鞋业、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陈出新”。
旺旺集团已连续追加9次投资,李子园牛奶项目计划新上营养粥生产线,内蒙古伊利集团在上高投资建优酸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新威动力投资3亿元建设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今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50亿元,完成税收2.5亿元;中杰鞋业承接安踏旗下“斐乐”品牌运动鞋订单。
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加持”。
该县大力实施“科技入园工程”。新威动力和圣牛米业成立院士工作站,荣炭科技、如益科技、侨明医疗、长汇食品等纷纷设立研究中心。金利隆授牌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宏远化工入选2018年度“一企一技”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碧林实业“年产8000吨活性碳技术改造项目”入选2018年省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荐项目……
2018年,该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总数达26家;金利隆、圣牛米业等4家企业摘得全国驰名商标。
传统产业发“新枝”,迸发出勃勃生机。
“精准对接”彰显新磁力
投资14亿元建1000套人才公寓,“量身定制”服务、“一窗式”服务、“美丽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开建人才公寓,是上高开放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在建人才公寓之初,企业老板反映人才公寓建在城区,远离园区,上下班不方便。
企业哪里不舒服,说明政府哪里工作不到位。
在再次征集企业的意见后,上高县在工业园区规划100亩用地,投资14亿元建1000套人才公寓。人才公寓都是精装修房,非上高籍的企业高管,可成本价购买,也可以租赁。
针对一些企业反映“过桥难”的问题,上高立即斥资6000万元设立上高县信用示范企业续贷帮扶中心,弥补企业还贷、续贷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资金不足问题。
“续贷帮扶中心成立至今,已放贷30多笔,涉及资金2亿多元。”上高县工信局局长游春生告诉记者。
企业的忧心事,就是政府的心头事。
近年来,上高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突出“精准”二字,做好乐于服务的“保姆”和勤于跑腿的“店小二”,坚持根据客商需要,量身定制,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优质服务温暖人心。落实“三个一”项目推进方案,即安排一个对接服务单位、落实一个专门服务团队、派驻一名蹲企服务干部,倒排工期,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开工建设项目24个,投资93.7亿元;竣工投产项目20个,投资41.7亿元。
该县还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为企业减少税费1.5亿元;开通“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对外公布“一次办好”“一次不跑”事项清单128项,累计办理8.7万件,切实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服务,是开放的软环境。美丽,是开放的硬环境。
上高县全面实施“六大美丽行动”,推动城市“双修”、乡村振兴,加速产城融合、城乡通道美化。在2018年全省76个县(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估中,上高获得第一名。
一批民生项目落地,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文化广场、体育广场等一大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建成使用,这些项目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这座城市的品位。特别是投入1.96亿元实施的城区供水引水管网工程竣工通水,驱散了市民心头的雾霾,城区20万人喝上了安全的生态水。
开放不止步,发展再提速。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县域经济发展赛场,上高的“门”越开越大,路越走越宽。
(稿件原载于2019年10月19日《宜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