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泸州办事处传来好消息:其辖内5家农商行(泸州农商行、泸县农商行、合江农商行、叙永农商行、古蔺农商行)存贷规模突破1000亿元!这是四川农信根植泸州这片沃土,经过近70年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努力结出的硕果。
古蔺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酒类企业。
农村金融主力军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农信发源地——泸州,从原黄舣乡信用社1000元资金起步,如何68年初心不改服务“三农”、扶“小”助“微”,通过有力度更有温度金融服务,成长为存贷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
如今,走进泸县太伏镇王湾村,看到的是庄稼地里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农家后院的猪呀、牛呀、羊呀欢蹦乱跳;农业合作社的种植业、养殖业一片欣欣向荣。
“近几年,农商银行支持村上的龙马祠专合社1300多万元资金,帮助村上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花卉苗木,以点带面,整个村都发展起来啦。”王湾村村民任忠智高兴地说道。
“现在我们自己入股专合社,承包干苗木,收入至少比以前增加2至3万元。感谢农商银行和龙马祠专合社,带领我们致富奔小康!”受益的专合社108户成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专合社成立之前,我们在外打工挣钱,收入少,花销大,忙忙碌碌、省吃俭用一年也只能存1至2万元,如今好了,不用外出,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看家里又能养家糊口,让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在专合社务工的不少村民这样感叹。
龙马祠专合社建设现状。
村民口中的龙马祠专合社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最南端、最偏远的太伏镇王湾村。该村距县城52公里,以组织收购、销售村组成员种植和养殖产品为主。2015年,龙马祠专合社为扩大种植养殖规模,调动全村人的生产积极性,完成了前期1000亩土地流转,急需生产资金周转。泸县农商银行获悉后,迅速展开全面对接,主动提供1500万元的信贷资金解燃眉之急。
王湾村共有6000余人,该村依托“专合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村民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泸县农商银行在对龙马祠专合社信贷支持的同时,依托专合社人多地广优势,将乡村综合金融服务站驻扎王湾村,补齐农村金融服务短板,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王湾村的致富故事,是泸州市农商银行积极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泸州市农商银行全面铺开金融网络建设,建成乡村金融服务站(点)102个,布设助农取款点1713个,彻底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打造“蜀信e•惠生活”电商服务平台,帮助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蜀信e•惠生活”注册商家达2191户,上架农特产品4104个,累计交易12.4万笔、金额1546万元。此外,还创新“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户”“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户)”等多种信贷支农模式,大力推广“农担贷”“助商贷”“家家乐”“节节高”“蔺商贷”等系列支农产品,满足各类融资需求,实实在在助力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主力军强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古蔺县是乌蒙山片区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山高路远,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过程中,各行各业在助力古蔺县脱贫攻坚战场上打着一场场“硬仗”。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的农商银行,强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古蔺农商银行发放了4万元低利息的小额扶贫贷款给我,帮我买了几头母猪,已出栏了几批肥猪,出栏的猪儿卖了个好价钱,赚的钱给娃儿添了衣物和学习用品。这4万元解决了一家人的生存发展大问题呀。”古蔺县双沙镇东山村六组村民孙均方感慨地说。
近年来,仅古蔺农商银行在双沙镇东山村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就有170笔,累计发放金额536万元。截至8月31日,泸州市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3818户,金额137190万元,现有32718户,余额77212万元,占泸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类贷款的95%。
泸州市农商银行持续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力度,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工作要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此外,还持续强化产业扶贫力度,围绕泸州竹产业、粮食产业、绿色生态种养业、特色经济林、休闲农业、农业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特色农产业,特色农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贷款164517万元;持续强化项目扶贫力度,积极支持泸州污水处理项目、电力改造项目、水网改造项目、土地整理项目、乡镇燃气管道铺设、乡镇公交项目等,累计发放项目扶贫贷款40324万元;持续强化对口扶贫力度,先后向对口帮扶的古蔺县石屏镇茅坝村、古蔺县德耀镇集美村、叙永县枧槽苗族乡群英村、合江县南滩镇太公寺村、泸县海潮镇尖山村、江阳区通滩镇卢坪村、纳溪区棉花坡镇龙蟠村捐资1000万元以上,购买衣物、图书等物资价值100万元以上,帮助贫困村硬化道路、发展产业,修建泸州农信希望小学,助力乡村脱贫摘帽。而泸州市农商银行捐资修建的希望小学,已于201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P18_新一代电子银行体验。
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大力支持民营小微及实体经济
“公司从起初的无品牌、抗风险能力低的小规模酒类生产企业,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具备一定规模的酒类‘小巨人’企业,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农信社、农商银行20年来不间断的资金支持。”四川桂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柏兵谈起公司的发展如是说。
桂康酒业自1988年起与农信社结缘,从贷款5万元起,一直与农信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合作。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后,农商银行更是千方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目前,泸州农商银行对桂康酒业的授信额度达到了6000万元。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支持下,泸州市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民营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近年来,泸州市农商银行不仅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进行大力扶持,还积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市、县(区)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金融服务,先后与中铁集团、川商建、万达集团、绿地集团、成都建工集团、泸州兴泸水务等知名企业达成业务合作关系,共支持重点项目45个,金额达179128万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8个,金额达55973万元。泸州市农商银行还主动对接三大千亿产业和“四个中心”,积极走访各大园区,发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酒城香”“园保贷”“456”等贷款产品1831816万元。据省联社泸州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郑立新介绍,泸州市农商银行有5家独立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共有机构网点228个。截至今年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629.2亿元,贷款余额371.52亿元,存贷规模突破千亿,是泸州业务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服务网点分布最广的普惠银行。下一步,省联社泸州办事处和辖内5家农商银行将在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上有更大作为,进一步擦亮“四川农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这块金字招牌,坚持服务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为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