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一六一团小白杨哨所。/庄玉红
雄浑坚实的巴尔鲁克山,五色烂漫的巴依木扎草原,高天流云、草青麦黄,牧羊人扬起细细的皮鞭;
孙龙珍烈士的壮举荡气回肠,梅莲、魏德友牢记使命担当,小白杨哨所述说着动人往事,红色故乡、戍边故事,爱国情引发人们对初心的叩问。
虽已近9月,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游览观光的游客仍络绎不绝。今年上半年,该师旅游业取得亮眼成绩:累计接待游客62.1万人次,同比增长2.7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近6倍,均创历史新高。
着眼长远谋划,立足实际部署,近年来,九师锻造“云上草原·红色故乡”全域旅游“金名片”,迈出了坚实步伐。
扩大品牌影响
九师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这里山川秀美、气象开阔,孕育了独特的戍边文化,形成了集兵团文化、民族风情、边境特色、优美生态于一体的旅游格局。
虽然资源独特,但如何深入挖掘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仍是九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九师从未停止探索。
8月21日至22日,九师旅游发展交流会召开。来自疆内外旅游行业的规划专家、疆内各大旅行社负责人相聚九师,为该师旅游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这仅仅是缩影。
“九师福地·海棠花开”“冰雪旅游节”“千人徒步”“美食节”“芍药特种邮票发行仪式”……近年来,九师通过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今年春季,在九师一六一团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芍药谷,野生巴旦杏、芍药、金盏花等竞相绽放,美不胜收。九师“山花节”期间,景区游客人数较同期增长105%,旅游总收入增长128%。
6月底,九师一六五团举办“花海骑跑”户外运动嘉年华暨“草原乡村杯”北疆足球邀请赛。来自自治区和兵团的8支足球队160余名参赛选手,来自全疆各地的近200名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山地越野跑参赛选手汇聚达因苏草原,5000多名游客慕名前来观赛。
“很多游客来了都不想走。由于宾馆爆满,很多游客在山上搭起了帐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巴依木扎的工作人员嵇别古丽·铁山说。
此外,该师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机遇推介九师旅游资源。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西安旅游国际博览会、深圳和上海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都有九师人热情的身影。
踏花归来马蹄香。/谢民
共享绿色资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九师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九师旅游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腰包鼓了起来。
8月23日,一六五团群众张学刚正忙着在网络平台推广蜂产品。由于游客数量激增,今年,张学刚的蜂产品销售十分火爆。“去年的销售额为80万元。今年的比去年还多。”张学刚说。
在离巴依木扎景区不远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一六五团四连,牧民别里别克·白根杰一边在“牧家乐”忙着招待游客,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旅游旺季,一个月可以接待五六百名游客,一年可收入五六万元。”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农家乐”“牧家乐”在九师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目前,一六五团已成功创建星级及特色体验“农家乐”“牧家乐”30余家。一六一团还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鼓励群众开办星级“农家乐”“牧家乐”。
与此同时,九师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员队伍还在不断增加壮大。一六五团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有300余人,一六一团的一批富余劳动力,则在团场的帮扶下靠旅游业实现了就业。
而在离景区较远的九师团场,越来越多的群众正试图搭上九师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快车。
一六三团三连党支部书记李磊,正带领群众试种樱桃、蓝莓、寿桃,鼓励群众发展民宿。
很多九师群众有的积极引进品种优良的牛羊并增加养殖数量,有的大胆尝试种植芍药、蔷薇、百合等经济作物,还有的开始设计制作军垦文化手工艺品、民族手工艺品。他们迫切希望自家的产品,或被端上接待游客的餐桌,或被游客带到九师以外更远的地方。
九师一六五团巴依木扎景区的麦田。/任菊香
兵地抱团共赢
九师与塔城地区虽然同在一片蓝天下,但在发展旅游业上,也曾走过“同驻一山各唱各调”的弯路。
“一六一团芍药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孙龙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花谷小镇被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列入首批102个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一六一团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一六一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唐景忠说,“虽然一六一团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但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可以借助地方的力量弥补不足。”
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出击。一六一团与裕民县签订《兵地联合创建巴尔鲁克山国家5A级景区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整合资源,共同发展旅游业。
很快,新疆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教授张丹林率7名资深旅游专家走进巴尔鲁克山,制定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攻略。
近日,在兵团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六一团通过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认定。
与此同时,塔城地区与九师的协作日趋紧密。随着克塔铁路的开通,辽宁援疆旅游专列的驶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奎屯及辽宁等地的游客开始大量涌入九师。
“兵地联合发展旅游业”,一度成为九师和塔城地区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他们眼中,“兵地融合”就是商机。
裕民县察汗托海牧场牧民马作民将自家“农家乐”改名为“兵地情农家乐”,他在一六一团八连开办的“回族人家”饭庄,半年时间创收20余万元。一六一团九连群众范秀红开始扩大自己经营的吐尔加辽风情庄园的接待规模。而该团七连群众雷先芬在裕民县塔斯提风景区做旅游接待,短短3个月就增收10余万元。
近年来,九师加大投入,建设芍药谷三期、响水峪汽车营地和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极大提升了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当前,我们正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北疆知名旅游目的地’。我们的目标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九师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九师党委副书记、副政委谢映周说。
拥有大山大塬大气象的九师,正激活越来越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