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做强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江苏学习平台2019-12-24
订阅
作者:张小燕 史志荣

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投资建设蔬菜生产及初加工基地项目,新建常温库房及冷冻、加工车间,配套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引进日本蒸汽米饭及炒饭生产线,新上水果玉米初加工生产线、速冻机、脱水机等设备33台套……“项目可实现全年蔬菜加工及储藏超万吨,年开票销售3000万元,并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公司产能提升和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未来与公司实行农产品订单生产的农户将达到5000户,每户年增收2万元。

这是淮安市做强特色产业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淮安找准产业定位,聚焦产业兴旺,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等“三特”高附加值高颜值现代农业产业,帮助农民持续长效增收。今年以来,淮安全市新增优质食味稻面积37万亩,高效设施园艺面积6.5万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42.6万亩,进一步增强了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低收入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

项目推动,增强发展后劲

乐田小镇项目 王昊 摄

为推动产业发展,淮安大力推进项目实施,深入开展重特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今年1-9月份,全市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118个,计划投资63.2亿元;新竣工30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63个,完成投资25.8亿元。同时,切实提高1.53亿元省农业产业富民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落实项目51个,可带动88个村集体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10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后劲。

品牌农业,拓宽增收渠道

清江浦区一农业合作社里,工人正在装运“淮安红椒”运往宁夏 管伟法 摄

在品牌建设方面,淮安市推出整市域、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味千年”,带动全市品牌农业发展。全市注册农产品商标9800余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6件,数量居全国设区市第一。结合“淮味千年”品牌建设,今年举办或参与多场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邀请农产品经销企业与经济薄弱县区洽谈基地共建、直供直销,努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科技支撑,助力稳定增收

淮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推广蔬菜新品 叶首卫 摄

大力推行科技人才、专业技术、科技项目和契约服务“四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淮安市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助力农业产业扶贫,推动农业科技入户、基础农机人员培训、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有针对性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遇到的问题,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产加销一体发展,助力稳定增收。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单位:淮安报业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李昱 董宁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