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始建于1925年,当时叫育才机器厂,后几经更名,在改革开放后改为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矿集团)。该公司曾经是我国三大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创造了50多项“新中国第一”。
然而,这家老企业发展到20世纪末的时候,遇上了问题。破旧的厂房,落后的设备,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高耗能的发展……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企业连年亏损,拖欠职工工资10多个月,甚至一度濒临破产,被列入全国重点亏损企业名单。
破冰之举,始于2005年12月底。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背景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太矿集团为核心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揭牌创立。
2008年,为实现转型发展,太矿新班子以断臂求生的勇气,实施了“退城入园、整体搬迁”,投资8.5亿元在山西省综改示范区兴建煤机工业园,把老企业从繁华的市中心搬迁出来,而旧厂区土地拍卖得14.34亿元。这样的“腾笼换鸟”,不仅解决了历史债务包袱、技改资金等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更是有利于产业的重新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后,太矿以“退城入园、整体搬迁”为契机,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手术”,将主业和核心配套产业搬迁到新区,以实现规模化重点发展;同时,对职工医院、房地产公司、综合服务公司、技校、幼儿园、通用件公司和木模分厂等10家非主业单位进行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对铸(锻)件、精铸件等热加工辅业单位,则按照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集群发展方向搬迁至定襄县、交城县等地发展,实现了“主业做强、辅业搞活”的目标。
在建设新区时,他们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高标准起步,努力建设国内最大的煤机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在打造“装备自动化、系统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同时,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了清洁化生产,每年节能2000多万元。
如今的“新太矿”(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天蓝了,地净了,占地760多亩的企业看不到一块煤。园区内所有工业固体废物就地转化,实现100%循环利用;极少量的污水进入省综改区排污管道后,经处理实现零排放,中水再循环利用。
90多年历史的老太矿,脱胎换骨,转型升级,再一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6年1月15日,企业老区主干道。
2006年3月27日,铸铁分厂的退火炉正在生产,浓烟滚滚,污染严重。
2007年6月9日,矿山设备分厂车间一角。遇到下雨天,最好的车间也会出现厂房漏雨现象,地面一片雨水。
2007年9月13日,矿山设备分厂职工正在装配掘进机。
2007年11月15日,动能分厂正在紧张地拉运采暖用的煤炭。
2008年9月19日,太重煤机整体搬迁至山西省综改示范区,成为山西省首家“退城入园、整体搬迁”的国有大型企业。企业新区占地763亩,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为全国最大的采煤机制造基地。图为企业新区的主干道。
2008年10月11日,企业新区建设历时一年半,共投资8.5亿元,实现了加工设备高端化、数控化和自动化。图为冶金设备分公司大型数控镗床机组。
2009年4月15日,热外理分厂生产现场。企业新区建设以环保、节能、高效为宗旨,淘汰了落后工艺和污染生产源,实现了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
2009年7月4日,采煤设备分厂装配工段职工正在宽敞亮堂的厂房内装配采煤机。新区厂房采用先进的"分布燃气红外线辐射供热系统",冬季采暖实现了清洁化,每年节能2000多万元。同时,还选用新型环保高效节能灯具,并辅以航天光学材料镀膜技术,充分采用自然光照射,增强了厂房内光亮度,降低了生产设备照明时间,节电率达到50%,每年度可节电 7.5 万千瓦时。
2010年6月18日,搬迁后的太重煤机先后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信息化工程,成立了信息化管理中心,为实现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3月12日,在重型减速机分公司,工人师傅正在操作德国格里森NO 800G数控弧齿锥齿轮磨齿机。像这样现代化的高精尖大型数控加工设备,企业共新添了118台(套),实现了“设备一流”的目标。
2013年6月13日,太重煤机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智能采煤机,并在掘进机设备分公司成功进行了智能综采成套设备联动试车。该项目为国家“十二五”智能装备发展专项,总投资3.79亿元,其中,国家补贴 1 亿元予以支持。随后,该套设备在山西西山煤电晋兴能源公司斜沟煤矿18201工作面投入示范应用。2015年1月,被国家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优秀示范项目”。同年6月,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10月31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时隔6年,太重煤机又自主研发出新一代智能采煤机,整机技术水平最少提高30%以上,并在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其领先的智能化水平,卓越的制造品质,人性化的交互体验,都极具震撼力和吸引力,络绎不绝的中外客商纷纷前来参观和交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煤炭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煤炭产量增长114倍,成为世界第一煤炭大国。在助力煤炭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太重煤机自身也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发展巨变。从1951年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割煤机,到1984年引进英国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功率液压采煤机、1997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机载式交流变频大功率采煤机,再到2013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智能采煤机,今年又研发出新一代智能采煤机,太重煤机始终是中国采煤机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至今,“太矿”牌商标仍是我国采煤机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