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煤炭,一般让人想到的是乌黑的外表,呛人的烟尘。它是冬天雾霾的罪魁祸首,是一个最应该被取代的能源。在一片喊打声中,很多人都“谈煤色变”。
然而,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天公司”)总经理孟磊却有另番想法。作为煤炭行业的资深工作者,孟磊对煤炭有着强烈的感情,“我们就要为煤炭正名。”
打赢蓝天保卫战
9月24日,风和日丽。记者坐车来到位于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南屯工业园区的蓝天公司。记者看到,公司门口“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标语格外醒目,而厂区内大部分建筑则被漆成了象征蓝天的天蓝色。
蓝天公司是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公司,也是兖矿一号工程——“蓝天工程”产业化的实施者。蓝天工程始于2017年2月,其独有技术能将普通烟煤转化为洁净煤,依靠煤炉匹配的新模式,让煤炭也能变成清洁能源。
蓝天公司
“其实现在集中大规模燃煤的污染状况已经得到改善,真正的硬骨头还是散煤。”谈及“蓝天工程”的初衷,孟磊反而先介绍起了散煤。散煤,指电力和工业集中燃煤以外的散烧煤,包括小锅炉和小窑炉,以及居民生活和服务业分散使用的燃煤等。据了解,我国燃煤中约有20%至25%是散煤,每年消耗量在7亿吨左右,污染排放量却占到了燃煤排放总量的70%左右。
干法压制成品
“现在的煤改气、煤改电或其他新能源技术,面对分散广、数量多的散煤用户,往往门槛很高、投入巨大,但效果甚微。”孟磊说,“散煤难监管、难治理,与其耗费巨资用其他能源代替。还不如想办法‘让黑变白’,让煤炭变清洁。”孟磊口中“让黑变白”的技术,就是兖矿“蓝天工程”。
“蓝天工程”专啃散煤这块“硬骨头”。
兖矿集团与高端科技研发团队合作,围绕着煤与炉具,突破了七项关键技术。同时斥巨资建设年产100万吨洁净煤、50万吨复合添加剂和10万台炉具自动化生产线。在蓝天公司的产品展厅内,一枚枚拇指长度的椭圆型煤整齐摆放在展示托盘上,旁边是几台大小不一的炉具。“这就是我们蓝天工程的主要成果之一——洁净型煤和解耦环保炉具。”旁边工作人员介绍到。
洁净型煤和解耦环保炉具
“一般农户使用的无烟煤,燃点高,往往很难点燃。但是我们的洁净型煤,扔进炉子里两三张引火纸就能点燃。”据工作人员介绍,“洁净型煤+环保炉具”的组合具有易点燃、上火快、火力强、节能、无异味等特点。并且,通过煤炉匹配,能达到烟尘减排90%、二氧化硫减排60%、氮氧化物减排40%、一氧化碳减排70%以上等等,达到国家工业排放标准。
“全国只有我们能将普通烟煤直接加工成洁净煤,独此一家。”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优质无烟煤虽然污染程度也不高,但全国只有少量出产,往往价格很高又很难普及。“它们生下来就是‘白娃娃’,我们是把煤变成‘白娃娃’,但我们比它‘更白’。”工作人员笑着说。
2016年,兖矿“洁净型煤+环保炉具”开始在邹城城岗村示范应用。2017年,在邹城郭里、石墙、看庄3个示范镇推广。
2018年扩大至邹城全域。目前,蓝天公司累计在邹城推广两万多户。不仅在邹城,2018年,蓝天公司还在河北承德建设了民用清洁燃煤供暖示范区。
经示范应用,“洁净型煤+环保炉具”的使用成本分别是煤改气、煤改电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而且户均取暖设施投资减少三分之二,取暖热效率则提高了30%,以邹城市百姓使用效果为例,平均将用户室内温度比往年提高了3度左右。
在蓝天公司的会议室里,记者与孟磊进行了座谈交流。身为总经理,孟磊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身着工装,胸前佩戴的党徽格外引人注目。据孟磊透露,蓝天公司的清洁型煤是由烟煤磨制成粉,再加入公司研发的添加剂,最后再压制成型。当地烟煤的成本价格加上三四百元左右的加工费,不考虑其他随行就市的变动成本因素,每吨成本在1200元左右。“我们公司主动降价200元出售,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补贴,这样各户最后到手也就600元多点。所以这个有点公益性质了。”
“现在有的错误认识认为煤就是污染能源。”作为蓝天公司的总经理,孟磊说“中国60%的能源是煤炭,这是基础能源。我们希望清洁型煤铺开以后,能让全社会认识到,煤炭也可以是清洁能源,可以造福社会和百姓。”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论是总经理孟磊还是其他工作人员,无不对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有着强烈的信念与期望。煤炭亦有“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