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丨江苏扬州博物馆:木雕曲颈琵琶

江苏学习平台2019-11-20
订阅
作者:张帆 马力 庄志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琵琶是东亚传统的弹拨乐器,也是东亚传统的弹拨乐器。江苏省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木雕曲颈琵琶,却是南北朝时期由波斯传入我国的。木雕曲颈琵琶曲颈高17.4厘米,长55.2厘米。1975年邗江县蔡庄杨吴浔阳公主大墓出土了乐器和乐器模型,有笙、瑟、阮、琵琶、方响架、拍板等。木雕曲颈琵琶桫木质地,器身实心,细长颈曲折成直角,配有弦柱四对,属四弦四柱造型。

扬州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庄志军介绍,当时墓葬里出了有一大一小两件琵琶,大的琵琶上面有弦孔,可以看出是一个实用器,而这件木雕曲颈琵琶上面并没有发现装弦的痕迹,因此可以确定这是一件明器,也就是说这件木雕琵琶是一件陪葬品,并不能用来演奏,它是模仿隋唐五代时期的胡琵琶所制。

据史料记载,曲颈琵琶最早是在南北朝时期经丝绸之路从波斯传入中土的。南北朝北周周武帝时,有龟兹人苏祗婆善胡琵琶,其所奏琵琶乐有七声:宫声、南吕声、角声、变徵声、徵声、羽声、变宫声。到了盛唐时期,各方文明高度融合,以龟兹乐为代表的异域音乐逐渐为皇室贵族所接受,直颈琵琶和曲颈琵琶都是龟兹音乐里面专用乐器。

这件曲颈琵琶也是我国考古史上出土的唯一一件木雕乐器。唐朝消亡以后的杨吴,还处在经济恢复时期,由此出现了葬器中以木代陶的现象,多用木制品组合随葬。五代时期除杨吴外,这种风格在南唐墓葬中也有所体现和继承,这也成为五代葬制的特色。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总台 扬州博物馆
责任编辑:罗澄铠 张添诚 唐韵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