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30万岛民点赞“四好农村路”

江苏学习平台2019-12-02
订阅
作者:罗欲凯 钟敏 恽兰玲

11月29日,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运输分会组织全省百余家公交企业负责人,考察学习扬中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先进经验。“2015年以来,扬中在交通运输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中,连续5年获评最高5A级,确实名不虚传。”镇江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唐晓铭一个劲地赞 。

扬中四面环江,300多年间出岛靠渡,恶劣天气渡船停航就只能望江兴叹。直到1994年,建起长江上全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建设的扬中大桥,才打破孤岛的历史。党的十九大以来,扬中市委市政府坚守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初心”,把满足百姓出行便利的渴望作为交通规划顶层设计,“一岛五桥”连通高速公路,“四好农村路”成为30万岛民点赞的“心路”,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便是一个范例。

高空俯瞰扬中交通新格局

政府买单,“飞地公交”直通民心

在扬中客运站毗邻公交Y001路起点,69岁的杨荣生趁候车时告诉记者,老伴不在了,儿子一家在镇江新区工作定居,在家很寂寞,又不忍心儿子两头跑,每周要往返扬中、镇江新区两地。过去从油坊乡下坐公交到文景广场,再坐车到扬中大桥,转坐三轮车到儿子家,起码要三个半小时,吃足了苦头。现在乘坐Y001路公交,只要50分钟,打个盹就到。

近年来扬中不少企业搬迁至镇江新区,岛内职工与家属两地上班、探亲需求激增。扬中市政府集纳民意,2018年10月底开通Y001路毗邻公交,每天运营400多人次,一年亏损100万,全部由政府买单。

毗邻公交开通时,老百姓乐开了花

扬中全岛面积仅240余平方公里,除少数国省干道,基本都是农村公路。扬中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现30万岛民出门乘车夙愿的同时,考虑企业外迁邻近地域后新增的“往返难”,2018年10月底,先后开通常州孟河以及镇江新区的毗邻公交,直达镇江市区的公交也将于明年开通。

富民为本,10亿元聚焦产业“金项链”

2003年底建成通车的环岛堤顶公路,经常出现路面沉陷、破损、松散等情况。2013年起,扬中对120公里的堤顶公路改造升级,今年又拿出1200万元,将在三年内对沿线急弯等地段安全隐患进行整治,接通环岛沿线40余条农村公路,防洪“金箍”转型富民“金项链”。

堤顶公路改造升级现场

在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江之源顾问李小网告诉记者,江之源总投资3亿元,主要养殖河豚、刀鱼、鮰鱼等长江名贵鱼种,11月初,江之源长江刀鲚养殖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其中刀鱼的饵料鲮鱼苗,最好的品种主要生活在珠江流域,必须从广东长途运输,过去从高速进入坑坑洼洼的堤顶公路后,鲮鱼苗容易颠死,现在路修好了,鱼苗存活率起码提高5%。“刀鱼抢食凶猛,如果少了这5%,50万尾商品刀鱼中,一些弱者就会挨饿被淘汰,按今年200元/条计算,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以上,还不包括对8000万尾刀鱼种苗的影响。”李小网高兴地说,解决了刀鱼挨饿的问题,明年刀鱼种苗养殖规模将扩大到一亿尾。

贯穿岛城的江滨大道

复制产业“金项链”,扬中累计投入9.22亿元,先后建成兴旺大道东延、油坊接线延伸等一批道路,串联园博园、大津重工等旅游、装备制造产业“珍珠”,带动沿江29个经济薄弱村发展。扬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廷荣介绍,为促进西来桥镇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沟通丹阳界牌的县道X254和幸福三桥已完成规划。

创新模式,“八位一体”呵护风景路

6米宽双车道的积善路,一侧是金黄色的稻田,一侧是清澈的积善河,倒映翠绿挺拔的行道树,仿佛一幅田园风景画。58岁的邻丰村村民何巧云介绍,积善路去年10月建成通车后,她就当上了公路管护员,负责道路打扫、除草、捞边沟。

2014年起,扬中市每年安排1240余万元奖补资金,建立全市农村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对河道保洁、垃圾收运、农村道路养护等八项工作实施一体化长效管理。扬中交通部门主动加盟,每年安排专项配套资金,招聘475名专兼职人员,保障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水杉廊道三栏路

一条农路、两侧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水杉廊道三栏路、多彩翠竹北路等一道道扬中“四好农村路”的风景线,串联景点景区,与旅游线“二合一”。今年,扬中市交通运输局规划三条旅游公交专线,途经园博园、太平禅寺、滨江公园等景点,并连接雷公岛旅游度假区。

美丽的新农村公路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丢掉雨鞋换皮鞋,扬中人已经迈入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新时代。”扬中市委书记殷敏表示,瞄准乡村振兴新目标,扬中将向村组道路延伸,实现家门对车门的目标。

作者单位:扬中市委宣传部 扬中市交通局
责任编辑:高新 董宁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