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高密市聂家庄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聂氏家谱记载,泥塑就是“锅子花”的外衣。“锅子花”是一种焰火,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前世的“泥塑”就是装火药的泥墩,放完焰火后可将其当作玩具或摆设品。
“锅子花”
到康熙后期,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
“锅子花”
到清朝乾隆年间,聂家庄泥塑在表现手法和着色上有所创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使声音、色泽、动作等融为一体。
聂家庄泥塑发音器
到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才进入成熟期,逐渐由静发展到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此时的聂家庄泥塑已经成为声色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了。
聂家庄泥塑的代表作品“叫虎”
自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进行了新的定位和重视,高密市文化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了对聂家庄泥塑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工作,使聂家庄泥塑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保留下来。
山东高密聂家庄是中国的泥塑发源地之一,有俗语说,聂家庄,朝南门儿,家家户户捏泥人儿
制作泥塑需要的工具,大大小小、粗细长短不一
聂家庄民间艺人张清先在审视自己的泥老虎作品
山东潍坊高密市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之外,更加重视其传承和发展。高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