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之翼徐徐展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19-02-23

今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至此,北京市一核双翼(记者注:一核双翼指北京市在功能上要逐渐形成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双翼的格局)的城市布局越发清晰。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的第五个年头。5年来,京津冀三地间的发展紧密相连,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一核两翼”逐步显现。

作为一翼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地建成;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与周边县区建立医联体关系;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落地建成……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访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探访那里的5年巨变。

2018年,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潞河医院,全年门急诊量为229.09万人次,总出院人数4.96万人次,全年手术量一共6.03万例次,这些数据,被潞河医院院长纪智礼清楚的记在脑子里。4年前的2015年,这个数据还分别是205.52万人次、3.58万人次和2.97万例次。4年中,潞河医院接诊人数增多,设施也更为先进,纪智礼说:“通州区定位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之后,医院得到了看得见的改变。”

开通医联体绿色通道,京津冀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作为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市通州区的潞河医院一直都是通州及周边河北北三县地区百姓看病的集中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如何解决周边群众“看病难”?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成为潞河医院的发展重点。

潞河医院首先从自身开刀,进行自我改革和提升。2015年开始,医院打破内外科界限,将原有各临床科室进行重组,把原有的40个学科109个亚专业整合为28个诊疗中心,打破了内、外科界限,构建“医生围着病人转”的新型诊疗模式,大大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

为提升京津冀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从2015年起,潞河医院和河北省大厂县人民医院等组建医联体,免费接收当地医务人员来潞河医院进修学习。潞河医院启动“互联网+”模式的专科医联体建设,建立微信群,邀请医联体范围内的医生加入,随时随地方便交流病情,了解患者情况。这一体系建设保证了“通武廊”(记者注:指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地区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潞河医院工作人员回忆说,医联体刚打通后,有一次一位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就诊于大厂县当地医院,17时18分当地医生将患者的心电图等发送至“潞河绿色通道”微信群,潞河医院急诊介入团队收到信息后迅速行动,提前为患者办好住院手续并派医生到急诊通道等待患者,18时10分,运送患者的120急救车到达潞河医院急诊通道,在医生的引领下,患者迅速到达导管室,整个介入手术仅用时20分钟。

目前,潞河医院已建成国家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腹痛中心等26条绿色通道。潞河医院院长纪智礼说:“承载患者只是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在临床技术、科研方法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共享创新技术成果,共同探索京东临床科研方向,在医疗、教学与科研等方面起到辐射效应。”

纪智礼介绍,潞河医院已成为北京首家“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及“蓝色县域”项目示范交流基地,通过积极承办交流基地访问活动,助力天津、河北等地县级医院的科室建设,提升慢病管理及诊疗水平。

不久前,潞河医院组织召开了140年历程医疗与人文研讨会暨百年名院论坛,邀请了廊坊市卫计委及河北大厂、天津武清等医院的领导参加,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进跨区域医疗合作。

把国家大剧院“搬”到通州居民家门口

在通州区台湖镇台湖西路6号,北京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被“搬”了过来。5万多平方米的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经过6年的建设终于建成。这个集舞美设计制作研发、国际舞美艺术交流、布景服装道具仓储、剧目排练合成、演出艺术活动和艺术普及教育于一体的艺术平台,不仅是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排演中心、舞美设计制作中心、舞美布景、服装、道具展示中心,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文化设施和台湖演艺小镇的演艺中心。

舞台台口尺寸与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一致的台湖剧场是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中心建筑。16564平方米的建筑可以容纳831位观众欣赏歌剧、舞剧、戏剧和话剧类节目。观众厅空场中频混响时间为1.7秒,采用智能控制动态LED矩阵式场灯,音响和视觉效果非常好。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马鸾才说,这里也是国家大剧院道具、服装的制作车间和存储处。宽敞的空间保证了大型道具的制作,经典剧目的道具均在此处存放。同时还是演员排练的场所,由于艺术中心良好的建筑设计和空间,来排练节目的演员都对此处赞不绝口。

马鸾才说,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更重要的任务是丰富城市副中心和台湖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生活。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自2018年5月份投入试运行以来,承接了多场演出、排练活动。仅2018年9月在台湖剧场和露天剧场举行了10天8场各类演出,涵盖交响乐、室内乐、话剧、歌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4000余名观众到场享受这场艺术盛宴,成为国家大剧院又一个公益性演出品。

国家大剧院台湖剧院舞台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徐奇介绍说,艺术中心的活动不仅如此,剧场利用互联网,在台湖剧场直播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杜达梅尔、郎朗与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通过国家大剧院“网络剧院”平台让更多的观众接触高雅艺术。

联防联控,共啃环保硬骨头

多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始终是围绕在三省市上空的乌云。在推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同时,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也进行着治理。生态环境部不断强化督查,大力治理京津冀散乱污企业、治理小作坊小工厂,努力打赢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加强,与津冀合力推进压减燃煤、控车节油、清洁能源改造等各项减排任务,全面达标供应第六阶段车用油品,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创有PM2.5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比2013年累计下降42.7%。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加快。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运行。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北京段顺利贯通,涿州-房山热力管线建成竣工。

生态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其生态环境改善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对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北京新机场及新航城等国家重大活动和重点区域水环境保障意义重大,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号工程。

2017年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及沿线京津冀晋四省市在北京召开动员会,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京津冀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项目予以启动实施,计划利用5~10年时间,将永定河打造成为贯穿京津冀晋的绿色生态廊道,逐步恢复成“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

在北京段,打造官厅水库周边、首钢周边、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周边三个生态节点成为整治重点。为此,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根据北京市实施方案及市领导调研形成的工作任务,建立项目推进和工作督办制度,及时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组负责人胡明罡介绍,目前已编制永定河河道蓝线和《北京市永定河流域生态保护禁限建设区域规划》,建立了永定河流域河长制体系,共设置四级河长1280名,沿线各区政府以河长制为抓手,开展“清河行动”。

胡明罡介绍,未来,项目组将加快启动重点工程,在2018年建立的河道内生态空间管控机制基础上,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加强河道内违法生态空间腾退力度,为工程建设创造条件。同时,将在2019年会同水利部,加强官厅水库上游向北京集中输水和引黄向永定河补水的调度管理,建立健全水质和水量监管办法,实现万家寨引黄向永定河生态补水正式通水。

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北京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开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从根本上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子的迫切需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敏)

责任编辑: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