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农耕文化 | 古代水利建设

湖南学习平台2019-09-25
订阅

战国末年,秦楚对湖南常德沅澧地区的争夺战争,使本地农业经济遭受重大破坏,人口大量丧失。《史记》说“江南地广人稀”,《汉书》说“荆州民一男三女”,都反映了当时这种情况。

西汉一代,本地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还是“火耕水耨”。但到西汉后期,中原的牛犁耕种技术已传入。《汉书》中记载,西汉末年荆州牧允费兴在荆州各地“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租赋”,表明牛耕和犁耕技术已在荆州普遍采用。

牛犁。网络图

西汉时期常德农田水利建设,据明代《嘉靖常德府志?山川》卷记载,西汉末年,南阳大地主、汉武帝刘秀的外祖父樊重曾隐居于今常德市鼎城区东北,有田数千亩,在那里修了一座水库“樊陂”,“岁收谷万斛”。这是有关常德兴修水利工程最早见于史册的记录。

汉寿也“开长兴诸读,功德被民”。

东汉时期,武陵郡人口大增至前朝的135%,并成为物产丰饶的“熟郡”,统治者多次调运本地稻米北上赈济中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火纷飞,江南则相对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六朝政治中心的南移,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本地农业的进步。

据南朝古籍《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在荆楚民间,犁耕、牛耕、选种、施肥、治虫等农业生产技术已普遍采用:诸种蔬菜、瓜果、六畜、五离已十分完备;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已为民间普操之业。

《龙阳县志》记载,东吴时,其境内大汎洲、小汎洲“种桔千余株”,其经济价值“岁上千匹绢”,“与千户侯等”。

《水经注 澧水》记载,东晋时流经津市、澧县的涔水两岸有大型屯田,叫”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表明澧水下游农业和水利事业都很发达。

东晋南朝时,洞庭湖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这里一旦丰收,便“余粮栖亩,户不夜扃”,“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隋唐是常徳农田水利大开发的时期。唐人杜佑的《通典》记载:隋代朗州刺史乔难陀修“纯纪陂”水利工程,“其利不减郑、白二渠,今名白马陂”,溉田数十万亩。

河流。资料图

唐代二百余年,常德兴修了许多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并被记载在正史《新唐书?地理志》中:684年刺史胡处立修“永泰渠”;698-700年刺史崔嗣业修“津石陂”,“溉田九百顷”,又修“崔陂”、“槎陂”,“以溉田”;739年刺史李进修“北塔堰”,溉田千余顷;770年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溉田千余顷”;821年刺史李翱修“考功堰”,“概田千一百顷”;822年刺史温造修“右史堰”、“后乡渠”,“溉田二千顷”。

据《中国经济史》记述:在唐代的江南,水稻的插秧技术、早晚两熟制、稻麦复种制、以及翻车、筒车等汲水灌溉工具,已经普遍采用。唐代的武陵,甚至出现了最早的围水造田:“(武陵)宿朗堰堤垸……创修于唐,增修于宋。”这些都表明本地稻作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经济作物中的柑桔和茶叶,成为本地重要特产。在《唐六典》中,澧、朗二州的柑桔,被列为朝廷的贡品;本地出现“桔农”,他们“以种桔为业,其利与农田等”。五代时马楚向中原王朝贡茶,“岁贡二十五万斤”,“于中原卖茶,岁百万计”。

五代时,马楚“奄有湖湘,兵强谷阜”,本地经济已处于超越北方的阶段。

来源:常德文史-农耕文明
责任编辑:伍银 陈乘
湖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