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胜利村的老农葛州和就已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今天他要和合作社二十几名同伴一起去采收自家30亩梨园中已成熟的果实。
清晨采梨
面对一筐筐翠冠梨,这位六十多岁的农民高兴得合不拢嘴。而这一切,都源于该村沁华生态农业园负责人王秀华10年前一个不经意的决定。
满载而归
荣炳园区胜利村地处茅山革命老区腹地,当地产业以农业种植为主,由于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加之距离主要城区较为偏远,传统农业缺乏资金、技术、劳动力,逐步走向颓势。胜利村顶着“贫困村”的帽子,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长期处于园区垫底的行列。
2009年春节期间,在外经商的王秀华走亲戚时听说胜利村多处土地因无人耕种荒废后,作为一名农村共产党员,他毅然决定说服家人共同回乡创业。他找到胜利村村委会,在当年就流转下百亩丘陵地和荒地,开始进行土地平整,制定发展规划。创业伊始,王秀华就敏锐的意识到,传统农业必须走特色化、高效化、产业化的创新发展道路,他四处联系和咨询农技专家,结合荣炳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了经济果树种植的发展方向,并最终确定了翠冠梨这一萌芽率高,成枝力强的早熟梨品种作为拳头产品。
喜获丰收
从2010年种下首棵梨树至今,王秀华的果园已种植有蜜梨、枇杷、秋桃等十多种优良水果。在荣炳园区、胜利村及各级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沁华生态园已发展成一座集餐饮、住宿、果蔬采摘、垂钓、苗木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不仅于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还在2016年获得省农委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
看着农场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王秀华开始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脱贫致富的初心,他广泛招纳当地农民进园务工,无偿教授果树种植技术,在他果园中学习技术的周边群众总计达300多人次。荣炳园区和胜利村因势利导,指导他于2012年发起成立了“镇江市丹徒区荣炳沁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在启动资金、种植技术、务工劳力等多方面帮助学成的群众共同从事脆蜜梨种植。合作社发展至今,已帮助19户家庭脱贫致富,成员种植果树总计已达300余亩,仅翠冠梨一项,今年总产量就将突破35万余斤,能为农民带来300余万元收入,实现纯利润60多万元。
目前,荣炳胜利村已形成了翠冠梨和水芹菜种植两个特色农业示范点,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更多像王秀华这样的农村党员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在丹徒这片土地上谱写着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