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车峪

陕西学习平台2019-12-18
订阅

编前语:秦岭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之一,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七十二峪”在今天已是秦岭陕西段的重要代名词,由周灵国、谢伟主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秦岭七十二峪》(上中下)图书,列述了秦岭北麓的226条峪道,“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编辑部摘选其中的113条峪道陆续刊发,让大家真正认识秦岭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大秦岭,保护我们的“父亲山”。

车峪 谢伟 摄

车峪,古称车谷,又称底保谷,因有古小道通往佛坪,又称车峪口,位于周至县马召镇西南秦岭北麓的浅山区。峪口外东侧有农林村,西侧有陈家梁和张龙水库。峪口海拔785米,东距强峪口直线距离约1.1千米,西北距泥峪口直线距离约4.1千米。

车峪内有小河,称车峪河,当地人也称干干河,属西清水河支流,发源于海拔1773.3米的翠峰山北坡,因流程短,流量小,因此旱季多为干谷。

车峪峪口 谢伟 摄

车峪自然风光奇特,有丰富的人文典故和景观。峪内分布着索姑娘娘庙等多处庙宇和唐王井、煎茶坪、王婆庙、遇仙宫、财神庙等景点。有官农路一直延伸到峪内的三霄洞,长约1千米,可行车进入。再往南行,只有山间小道徒步通向翠峰山景区。

(摘选自《秦岭七十二峪》(中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张锦茹 谢卓
陕西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