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苗乡这片土地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矿山企业转型发展、农业产业增产增效、康养旅游逐见成效、文明建设百花齐放,这些变化是祖国一路成长、繁荣富强最好的见证。
土房换新居泥路变公路
今年43岁的李成刚是兴文县仙峰苗族乡大元村五组村民,早些年,他家住在大元村五组的山上,地势偏僻、交通不便,要去他家得爬上很长一段山路,若是遇到下雨天,出行就更加困难。回想起曾经艰苦贫穷的生活条件,李成刚难免有点伤感。“以前我们住的是砖瓦房,下大雨天,挡不住风雨,床上的被子都要被打湿,现在条件好多了。”李成刚回忆道。随着国家“通村通畅”“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2016年,李成刚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下,李成刚把新家迁建到山下,2米多宽的水泥公路直通他家门口。现在,李成刚再也不用担心出行和下雨天了。
仙峰交通更加便捷
“交通方便了,做什么都不愁,喂牛、喂猪、种庄稼等,成本和人工都节约了不少。”李成刚笑着告诉记者。从土坯房到小洋房,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2019年春节前,晏仙路全面黑化竣工,以前到县城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现在一个小时多点就能到达县城,大大改善了仙峰村民的出行条件。
从矿山经济到旅游发展
在苗王谷景点不远处,一面白色围墙上描绘着具有苗族元素的图案。走进大门,宽敞的院坝、整齐的花坛、惬意的葡萄架、几栋漂亮的小楼、干净的客房。这里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农家乐--苗王谷农庄。
仙峰苗族同胞热情好客
然而,大家一定想不到的是,这座农家乐的前身竟然是硫铁矿企业的员工宿舍。苗王谷农庄负责人李安平正在打理院坝内的花草,他告诉记者,仙峰苗族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他的矿山企业也迎来了转型的机会。李安平告诉记者:“矿山关闭后人们的压力非常大,但随后开发了苗王谷,全乡开始搞乡村旅游,又给了我们一线曙光。”每逢节庆活动或节假日,苗王谷农庄热闹非凡,用优质的服务喜迎八方游客。“我们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重庆、成都、泸州、宜宾及周边区县和兴文本地的游客,一年营业额有20万元左右。”李安平说道。
从矿山工业转型到旅游服务业,苗王谷农庄成为仙峰苗族乡的一枚成功案例。在上个世纪,仙峰一直以煤矿作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撑。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重要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单向索取为主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仙峰积极思变,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苗王谷、老林氧吧、群鱼小木屋等景点基本成型,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到仙峰避暑观光。如今,每逢盛夏,仙峰的农家乐便供不应求,时时爆满,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也富裕了。
从单一产业到多极支撑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们愈加青睐于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农产品。为了进一步迎合市场需求、发展多样化生态农业,仙峰苗族乡看到了方竹、高山蔬菜等的巨大市场潜力,带动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仙峰方竹产业蓬勃发展
“方竹迷宫”“打牛湾”方竹基地初具规模,合庆高山蔬菜基地逐步形成,全乡烤烟、猕猴桃、中药材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仅方竹每年产值就达4000万。全乡形成了以方竹、烤烟为主导,其他农业产业并重的多极化发展模式。2018年,仙峰苗族乡获得了“中国方竹之乡”授牌,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文明建设百花齐放
几十年来,仙峰苗族乡不断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教育、卫生评比等方式,促进群众养成了注重环境卫生的习惯,“全国文明村”——大元社区村户户窗明几净、家家文明有礼;并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升了群众守法用法的意识。
仙峰苗族乡群鱼社区村党支部书记陈双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村党支部要求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坚持‘一月一学法’制度,并完善了村规民约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村民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在遇事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从曾经的“法盲”到现在的知法、懂法,法治思想大有改观,群鱼社区村更获得了“全国法治示范村”的荣誉称号,文明、和谐、民主、富强成为仙峰群众的追求和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仙峰根据本乡实际,深入挖掘特色产业,突出康养旅游和特色农产业,让仙峰人民摆脱了以前靠挖煤炭、出苦力来增加收入的历史,一起迎来了时代发展的新面貌。“下一步,仙峰苗族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带领全体苗汉同胞围绕仙峰特色的康养旅游产业和特色方竹产业‘大做文章’,让康养旅游成为仙峰的名片,成为兴文的名片。”仙峰苗族乡党委书记黄宇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