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故事|威海环翠区:小块头大能量 精密芯片销全国

山东学习平台2019-12-23
订阅
作者:姜倩倩

2019年9月,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创新园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创中心多了一家新公司,从厂房改造、设备购置到正式投产,前后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每天,厂房内的机器运转不停,一片片玲珑的精密芯片从流水线上产出、封装、包装,之后被运输到全国各地。

这家企业名叫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威海市首家本土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目前每月生产量稳定在1200万只左右,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在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3000平方米的厂房内,每一间车间都达到了十万级净化标准,内有两条封装生产线,切割、粘贴、焊接、模封……每个生产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一片片小拇指指甲大小的芯片就是从这里完成封装测试。

据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圣武介绍,目前,TO-220封装生产线的月生产量为400万只,另一条TO-252封装生产线的月生产量为800万只,预计总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别看一只芯片仅有小拇指指甲大小,用途可不少。拿起两条装满芯片的封装管,章圣武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芯片其实处处都有‘用武之地’,只是往往‘存在感较低’,不易被察觉,它们在电脑主板、电源适配器、LED照明、LED驱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因为芯片的作用关键,产品质量必须过关。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从国外购置先进设备,把好原料准入关。在前段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一台“大块头”设备正在忙着“挑刺”,一块半导体晶圆被分成了数不清的小片IC,被设备的机械手一片片挑捡。

“检测合格的小片IC会被挑走,进入后续生产环节,检测不合格的则被打上墨点,机械手在挑拣时会留下它们,这样就在原料方面提升了产品品质。”负责监管设备的车间工人说。

当然,好品质的芯片秘密不止于此。除了机械筛选,在后段生产车间内还有专门的人工质检员,流水线上产出的每一片芯片都要经过测试,质量过关的才会进行后续的包装工作,有效降低了产品不合格率。

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不仅质量优,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更具有价格优势。“我们有一支11人的研发团队,可自主研发制造IC,大大减少了自国外进口的成本,完成封装测试的芯片价格相对更低。”章圣武说,虽然他们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因为产品优质且低价,销量十分不错。

谈及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落户,章圣武说:“环翠区政府和嵩山街道办事处为我们公司提供了很多帮助,多方协调厂房租赁,全程代办各种手续,帮助公司员工进行体检,相关扶持力度更是不小,在房租优惠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厂房改造的补贴资金。”章圣武话语间都透露着对环翠区政策优势与扶持力度的夸赞。

此外,威海创新园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创中心为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留足了发展空间,园区内还有40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可供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后期扩大生产规模。据章圣武介绍,他们计划在3-5年内,再上8条生产线,预计未来年产值可达2亿元。

(稿件原载于2019年12月13日“中国威海环翠”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国威海环翠”微信公众号
作者单位: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元帅 宋志红 王晓璐 姜晖
山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