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京“话”赏金陵“画” 读懂南京非遗人的匠心和坚守

江苏学习平台2019-12-27
订阅

每个城市从历史中走来,都凝练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又赋予城市无限魅力。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

这是朱自清笔下的《南京》。你来过南京吗,对南京又是何种印象呢?南京,是一座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城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感受南京,你可以有很多方面,文化是必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必选中的优选。因为从它们的前世今生,你可以寻觅到南京昨日的文化根脉,描摹出今日南京的精神图谱。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单很长,有人类非遗代表作4项、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64项、市级项目117项,共计192项。这其中有你熟悉的南京云锦、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秦淮灯会、东坝大马灯,也有许多你想不到的传说故事和习俗,比如打罗汉、沈万三的传说、南京吆喝等等。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我国明朝书画家徐谓说: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今天的“非遗篇”,就和你说说南京腔——白局,金陵画——葫芦画,这“话”“画”的传承故事。

何为“白局”?顾名思义,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又名“南京白局”。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生于1946年的黄玲玲和南京白局结缘整整60年。说到当初加入白局这个行当还真是挺有戏剧性的。1960年,14岁的黄玲玲喜欢唱越剧、黄梅戏,但没听说过白局,直到有天在马路上被南京白局实验剧团的同学找到,去剧团参加了面试。这年9月9号,黄玲玲以嗓音甜美、品貌端正的好条件,获得了南京白局实验剧团团长的认可。

正式加入剧团后,黄玲玲和同学一起接受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老师,以及本地表演艺术家教授的编导、身段、表演、武术等课程。据黄玲玲介绍,那时剧团想把南京白局坐唱搬到舞台,跟其他的剧种一样,每天都要早晨练功,踢腿、下腰、拿顶、翻跟头,刀枪棍棒什么都来。那时候白局实验剧团是全国最小的一个团体,开始30个人左右,后来不断地淘汰,演员可能就十来个人,但是确实是一个专业剧团。直到1964年,大家觉得演戏好像跟白局有点不搭界,考虑是否再回到坐唱形式,这就成为一个转折。

20世纪60年代白局戏曲表演《白蛇传》,表演者:卞惜芬、黄玲玲 

白局成长于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织锦机房,它的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南京云锦业曾屡遭打击,导致南京白局也曾几度面临失传。1949年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一直加以抢救,到本世纪初,白局已经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戏曲体系。从挖掘到传承,黄玲玲说这个过程也很有戏剧性。

白局的起源就是云锦工人在工作的时候自娱自乐唱出来的。当时负责挖掘整理的音乐家们邀请了二十多位云锦老工人一起唱。先用钢丝录音录下来,然后就来看哪个唱得比较标准,能够传承,筛选下来就两个老师。一个是操琴的聂少庭,一个是教唱的纪鑫山,这两位老师都是云锦工人。

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风格淳朴、语言感染力极强。可初习时,黄玲玲就觉得白局不太好听,之后的演出也是断断续续,白局渐呈颓势。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在原团长的召集下,黄玲玲他们挑起了传承白局的重担。

2008年,南京白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白局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前来拜师的人也越来越多,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白局还作为课程进入了校园。

别看现在这么多人学,最初推广白局的时候,没人来,黄玲玲就从自己家里的娃娃开始教起。这份坚韧和执着,让女儿许茹深受感动,带着对同样为传承白局艺术奉献一生的父亲的怀念,九年前,许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高薪工作,投身到白局艺术的传承中。

为了让白局被更多人喜爱和接受,黄玲玲也一直在不断创新,而且每次创作完还要听听女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明城墙》、《花灯谣》、《雨花台》等,都是黄玲玲新创和改编的和南京景点、文化息息相关的曲目,这些曲目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传唱。她说,现在的白局融入了很多时代的元素,不管怎么改,都不会忘记白局的魂,在不破坏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承下来。

当熟悉的旋律从大学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口中唱出来时,传承下去的不仅仅是南京白局,还有根植于南京人血脉中的文化自信。

听完南京“话”,再来看看金陵“画”——南京非物质遗产葫芦画。在甘熙大院葫芦画工作室,只要一推门,就能见着一位老者在灯光下绘制葫芦画,他就是人称“金陵葫芦张”的张苗老师。2013年,葫芦画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张苗介绍,葫芦画真正历史应该是三千年前的岩画,新石期时期它就已经有了。葫芦可以吃、可以入药,还可以做乐器,我们的祖先在岩石上画,在树叶上画,在兽骨兽皮上画,更在葫芦上画。北宋就开始普及,到了清代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成为宫廷艺术,近现代逐步式微,如今老匠人们把葫芦画发掘出来,希望用它表现历史悠久的吉祥文化。

张苗学习葫芦画技艺时已经五六十岁了。这源于他儿时,母亲留给他的记忆。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技艺,不知道水平怎样。那么,心里没底的张苗又是如何把葫芦画这项技艺发扬下去的呢?张苗说,在他小时候,他的母亲常画葫芦给他玩,当他看到母亲80多岁仍然可以作画,便决定学习这门技艺,并把它当个事业来做。

有次,张苗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发现线索,便专程跑到海门天补镇去找一个画葫芦出了名的退休美术老师,那时候交通不是很方便,即使是一大早就出门,赶到天补镇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天非常热,直到三点钟才把这个人找到。这位老师也很感动,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张苗交流,经过相互的切磋和学习,张苗更有自信了,也更下定了从事葫芦画的决心。

在坚持葫芦画技艺传承的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让人感动,并成为前行的动力。张苗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早期农业嘉年华在南京白马公园举办,有一个年轻人看了他的葫芦画,还拍了照片。第二年,这位年轻人把这张照片放大,做了个镜框送给张苗我。虽然直到如今张苗也没找到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但这种热情、这种支持,让张苗相当感动。

还有一位民俗博物馆的讲解员,买了一个葫芦画送他爷爷当生日礼物,老人家非常高兴,第三天,他带着全家老小到店里来向张苗表示感谢。当时张苗正好不在,听说之后心有不安,但更是满满的感动和温暖。

如今,已经76岁高龄的张苗对于葫芦画这项技艺的传承一点都不担心,一来有很多人喜欢,二来他已经培养了好多传承人了。他说,他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收到了很好的徒弟,而且不止一个,从十几岁到五十多岁的都有。如今葫芦画后继有人,张苗特别欣慰,夸奖弟子有些作品画得比自己还要好。

甘熙大院,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现在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里面不仅有白局、葫芦画,还有绒花、根雕、花灯等许多非遗手艺。位于此间的南京民俗博物馆更是不遗余力地通过举办馆内外的展览和互动活动推广非遗文化。南京民俗馆非遗部负责人施慧介绍说,民俗博物馆主要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进行非遗的活态保护和传承,老师通过现场的展示展演,还有举办一些定制类的课程,让各个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博物馆还推出了非遗周周学、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等,这些活动面向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一种宣传推广非遗的辐射面。

过去,人们对非遗的关注点,往往是技艺本身或是呈现出来的作品。其实,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的传承发展,更是一个不断融入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实践。南京的非遗技艺,不少都是以家族式传承的民间状态自发生长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代传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背后藏着太多个像黄玲玲、张苗这样的时光坚守者,在心手相传中,非遗技艺不断地被融入新的智慧和创造,在心路传承中讲述的是不变的匠心。

来源:我苏网
作者单位:江苏广电总台
责任编辑:倪恩泉 董婕 姜琦 顾倩颖 董宁 唐韵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