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黄健:扎根佛山16年,用专业推动上千企业新增效益超10亿

广东学习平台2019-08-24
订阅
作者:林晓平

黄健,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夏陶瓷测试中心主任。研究x-荧光光谱仪检测技术达15年。曾获评2006-2009年佛山市陶瓷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先进工作者。

“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产品终于能投产了。”今年7月,一家本地陶瓷企业负责人打电话给黄健报喜。这家企业最近接到了4级耐磨砖产品大订单,但检测数据一直不达标,在委托华夏陶瓷测试中心黄健团队跟踪分析一个星期以后,得到工艺技术、模板设计、花纹颜色等方面的修改建议,便迅速过关。在客户眼中,黄健是一位能通过数据读懂瓷砖的“神奇专家”。

扎根佛山禅城16载,这样的故事在黄健身上不胜枚举。由他带头打造的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华夏陶瓷测试中心,通过攻克层层技术难关,具备国际领先的检测技术水平,成立至今服务过千家企业,带动企业出口新增获利10亿元以上。 

远赴英国

“1天考1科” 拿到能力认证

黄健与禅城结缘的故事可从2003年说起。当时,禅城南庄一带,陶瓷产业红红火火、早已闻名全国。很多本地企业为了追随国际潮流、都是直接从外国引进装备。但是,中国自己产的优质瓷砖却很难卖到发达国家去,原因在于跨不过国外标准检测的技术壁垒。这给禅城陶瓷企业出口销售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针对本土陶瓷行业在原创研发、检测能力的痛点和短板,南庄镇和景德镇陶瓷学院决心携手建成一个一流水平的研发创新中心。2003年筹建之初,一支6个人的技术骨干队伍被付托越洋“取经”的任务,要为新中心打好技术基础。黄健是队伍成员之一。科班出身的他,当时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学院的科研人员,已有十多年的专业积累。能够参与这份工作、为陶瓷行业出力,让黄健感到相当兴奋。而今,回想起这段紧凑且受益非凡的学习时光,黄健依然记忆犹新。

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黄健要跟随合作单位英国陶瓷研究协会专家的授课、完成五六十个检测项目的学习与实测,几乎等于“1天考1科”。于是,他天天往检测间、实验室跑,操作各种仪器,天天“啃”英文教材、记笔记,靠着翻字典、请教队伍中博士学员,逐一弄懂大量专业词汇。

当时的环境、节奏让学员感觉苦闷,但是黄健始终以让本土企业能“生产出媲美国际品质产品”的信念来激励自己。“行内都说‘外国瓷砖更好’,却鲜有人愿意认真研究差距在哪。”黄健说,他必须搞清楚国外先进企业的生产水平如何,产品的新兴要求、技术手段、检测手段是什么,这样才能有助于国内陶瓷行业生产出达到国际标准的产品。

凭借原来的科研基础和自身努力,黄健顺利捧回原材料检测等3份“重磅”检测能力认可证书,技术水平经过打磨得到了不少提升。

从“无”到有

带头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检测中心

“取经”回国后,黄健就作为外派骨干人员来到了禅城,担任新平台——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华夏陶瓷测试中心主任。全新定位的检测中心,目标是建设能与国际接轨的测试基地。

“打造一个高级实验室不难,但要打造国际一流标准实验室,则意味着要超越当时国内全部检测设备和方法。”黄健回忆道,他和同事们,对标海外实例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对,制定检测项目、购入先进仪器、逐一安装和调试。

对于新引进的、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的新员工,黄健则手把手地进行培训指导。半年后,起初对检测工作完全没概念的新人们、都变成了能力过硬的熟手工。2005年研发中心正式对外运营后,过来考察评估的外国专家对此交口称赞。

黄健团队接到的第一批单子,是为一些陶瓷企业做原材料检测。没想到的是,其中有家企业找上门来,指责他们数据有偏差。

这也给黄健提了醒,原来,从欧洲新引入的X—荧光光谱仪等先进仪器,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为了做好服务,黄健拿出客户样品、一遍两遍地重做检测。与此同时,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校准曲线、用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等技术环节的使用,使得设备检测能力明显提升。

在同事们眼中,黄健工作全情投入,谁也没想到,在禅城发展的头几年里,黄健其实一直默默承受着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与内疚。在不少次电话通话中,远在江西的妻子都向黄健流露出隐隐约约的不满。尤其当他知道,以前成绩名列前茅的儿子由于爸爸不在身边教导而上初中后成绩有所下降,更是感到阵阵心酸。

但在黄健眼中,研发中心凝结了行业骨干无数心血和智慧,也如同孩子一般,需要悉心培育才能茁壮成长。在这里,黄健团队建成了受国际陶瓷权威机构——英国陶瓷研究协会CERAM认可的测试中心。运行16年来,中心已出具过7千多份欧盟标准的企业产品认证报告,为本地陶瓷企业突破出口技术壁垒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家人对黄健工作也逐渐理解和支持,全家人迁来禅城定居生活。

懂数据、通原理

高超绝活破解瓷砖“疑难杂症”

正如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的多功能定位,成立以来,一方面,通过发布技术和产品新风向、指导和推动企业走上创新研发的方向;一方面,要以精准检测数据为手段,为陶瓷产品梳理各种“疑难杂症”。

曾经有一家陶瓷企业的产品,突然出现瓷砖内部“起包”现象,企业自身查了许久也判断不出毛病在哪,于是把原材料、粉料、半成品和产品都送到黄健那里进行检测。

黄健团队通过高超的测试手段和分析能力,敏锐地捕捉到样品粉料中的硫含量超标了。随后,他们到现场进行考证,发现该段时间厂家是因为换用了含硫量更大的燃料水煤浆导致问题产生,从而帮助企业解除了因质量下降每日亏损近百万元的燃眉之急。

作为能够通过数据看原理的专家,在行业里,黄健团队的名气已是响当当。早前另一家陶瓷企业找上门来,他们的瓷砖从生产线出来时并没有问题,但在仓库中摆放两三个月后,居然会发生变形。通过检测,黄健就发现了产品原材料配方中特殊之处——游离石英含量较大。“游离石英会使瓷砖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砖面变形。”黄健给企业方解释了原理。

在黄健带领下,检测中心至今共服务企业1千余家,开具超过20万份检测报告,带动企业出口经营等经济效益新增10亿元以上。进入研发中心刚一年的检测员罗永俊评价黄健:“黄老师有着极其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年轻技术人员都引以为楷模,希望能像他那样练就一身好本领、做到学以致用。”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单位:佛山日报社
责任编辑:周志钊 陈韵琦 阮志峰
广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