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宁夏学习平台2019-12-27
订阅
作者:谷刚

资料图片

有一种声音,激昂而鼓舞人心;有一种力量,强劲而势不可挡。这股凝心聚力攻克贫困堡垒的奋进洪流,奔腾在滨河水韵之城的大地上。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必有他所咬定的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有他所坚持的奋进之道。

一年来,宁夏吴忠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发力,集中力量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跑出了“加速度”。全市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9.7万人,下降到目前的4114人,贫困发生率由20.25%下降到0.41%。同心县、红寺堡区脱贫退出已通过市级初审,正以扎实的成果迎接最终的“大考”。

资料图片

把扶贫措施精准“浇灌”在“穷根”上

“政府给咱帮建的房子安全又暖和,今后外出务工,我再也不会为一家人住的危窑危房而担心了。”12月16日,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团结村村民陆小飞说。

今年以来,红寺堡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一目标,集中力量消除存量危房,努力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发放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500万元,完成危房维修加固535户,危房拆除新建609户,危窑危房实现“清零”。

12月12日,同心县王团中学八年级学生杨正虎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不时在书本上划下重点。距他辍学返校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如今,杨正虎已打消了当初不想上学的念头,尽情享受着校园的美好时光。提起辍学的原因,杨正虎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我就有了不想上学的念头。”

同心县通过建立控辍保学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杨正虎的班主任多次上门劝说后,杨正虎重新返回校园。杨正虎说:“老师多次找我谈心,还给我补习落下的功课,我特别感动。”

走进盐池县惠安堡镇中心卫生院,村民马建军正在进行医保报销。“我孙女患了肺炎,手术费和各项药费要花两千多,这对于我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通过基本医保报销后,我们只承担了费用的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给我们报销了。政府政策实在太好了,大大减轻了我家的压力。”马建军说。

盐池县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大力实施健康扶贫,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10%或年度累计住院医疗费用不超过5000元,实现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目标。

……

从全市714名辍学学生被劝返复学,到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一免一降四提升一兜底”综合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县域内先住院、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措施,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5%和20%,从各金融机构累计向51672户贫困户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5.58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达83%,再到累计整合到位资金19.02亿元,确定脱贫攻坚重点项目380余项……我市脱贫攻坚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项项“加强版”“创新版”“升级版”的脱贫措施不断推出,让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不断补齐了脱贫攻坚短板,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大幅提升。

资料图片

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西红柿红彤彤、芹菜绿油油……寒冬时节,同心县兴隆乡王团村的蔬菜大棚内,生机勃勃,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蔬菜。目前,王团村拥有14座蔬菜大棚,不仅解决了段学飞等6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使他们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万元。

在青铜峡市瞿靖镇“十三五”移民易地搬迁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蔬菜大棚坐落在田间地头,眼前的一切着实让人欣喜,种植户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打理着自家的蔬菜大棚。

今年31岁的马珍是从西吉县白崖乡搬迁至青铜峡市瞿靖镇的移民。以前,他一直以干瓦工为生,勉强能养活一家6口人。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干来得实际,去年底,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马珍率先承包了两栋温室大棚,通过销售反季节蔬菜,这让马珍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

今年以来,吴忠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把发展特色种养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截至目前,共新增特色种植面积14万亩,一大批规模养殖基地投入生产,实现了质效同增。

走进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团结村的扶贫车间,电动缝纫机整齐排列,“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动作娴熟,完成着各自工序。

今年3月,扶贫车间正式建成,招收村上120余名农民来当产业工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9名。主要以服装加工为主,每人每月工资在1800元到2100元。“能在家门口上班赚钱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元,不仅改善了家庭状况,而且老人孩子也都能照顾上。”扶贫车间的女工朱彦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股脑说了许多。

今年39岁的张琼是利通区上桥镇上桥村的一名被征地农民。“2015年,我申请到了8万元的妇女创业贷款,注册成立了姐妹茉莉花家政服务公司。从给业主清洗玻璃、打扫屋子开始,靠着踏实苦干和精打细算,一步步将自己的小公司发展到了有30名员工、年收入近200万元的企业。”张琼说,家政服务行业不仅满足了农村困难家庭妇女就业增收的需求,也让她们可以一边就业一边照顾家庭。

……

今年,吴忠市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对贫困人口进行岗位培训,以提供公益性岗位、建立扶贫车间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春风行动”累计培训产业工人、职业农民、劳务经纪人10819人次;全市新建扶贫车间13个,累计达到了49家,为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提供了坚强保障。

从金融扶贫的“金钥匙”打开了贫困群众的致富门,到重点扶贫项目唱响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曲”……一项项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一个个脱贫攻坚项目的落地,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使脱贫致富的工作更持续、长效地运行下去。

主动担责敢于啃下“硬骨头”

一次次交流谈心,倾听群众苦乐冷暖;一回回辛勤奔波,真心真情为乡亲;一个个为民举措,亲力亲为惠民生;一本本翔实的走访记录写满了基层群众的大事小事;一篇篇产业调研报告、党建总结材料满载着干部的心血;一桩桩群众期盼的好事、实事将群众的心与干部的心贴得更紧……

今年以来,市级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到县乡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41名厅级领导、231名处级干部加大了对所联系贫困乡(镇)、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指导,1.4万多名市、县、乡机关干部、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帮扶责任人认真开展结对帮扶。红寺堡区和同心县成立督导组和突击队,并向非贫困村派驻了工作队,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

“我在旱塬卖土豆,欢迎订购……”马彪的朋友圈里最新一条是他在推销柳树堡村的粗皮土豆,下面还配发着他和乡亲们挖土豆、捡土豆、装车待发的图片。作为同心县预旺镇柳树堡村驻村第一书记,今年,马彪和驻村队员帮助村民销售了76吨土豆,惠及40多户无力销售土豆的农户。

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马彪和驻村队员利用派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支持的1万元资金,雇来大货车及客货两用车各一辆,广发朋友圈宣传,到吴忠、银川的餐馆、工厂及超市,拿着沾着泥土的土豆向商户推销。经过两个月的奋战,长途运输销售9次,马彪终于帮乡亲们卖完土豆,并将9万多元货款全部交到农户手中。

盐池县向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勇从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选配1名支部副书记、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改选5名村民小组长,强化了村级力量,增强了班子向心力。

红寺堡区中圈塘村驻村第一书记盛常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建立了中圈塘村级党校,打造了集乡村休闲旅游、党性示范培养、特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现代化村庄,培训党员群众4000余人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有效激发了群众自发脱贫的“源动力”。

……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自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部署要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当先锋做表率,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大力传承弘扬“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精神,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用拼搏与奉献交出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

来源:吴忠日报
作者单位:吴忠日报
责任编辑:李静 贺璐璐
宁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