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多彩贵州网、众望客户端主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贵州高投东南置业有限公司协办的“回望解放迎接未来”贵州解放70周年中英双语Vlog主题报道启动,媒体团走进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
东风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伴随着产业布局,全村正悄然发生着转变。村民们富裕了,村里的环境也整洁了,他们不仅彻底甩掉了“贫穷”的帽子,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模式”带动村民走上致富新路子。
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种植百香果
“蓝田镇东风村以党组织为核心,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以‘三变’三变模式为主线,以贫困户为主体,积极探索‘1+贫困户+N’利益联结模式,通过书记带头干,党员带着干,党群一起干的方式,积极发挥‘三干’精神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东风村第一书记潘军向记者介绍道。
2014年东方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 ,就是一个“空壳村”,现在人均收入破万。
媒体记者采访东风村第一书记潘军(左一)
脱贫,首先要让村民想脱贫。当时东风村党总支书记张美椿带领多方筹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共计53人远赴广西、重庆和省内凯里、施秉等地乡村考察取经,亲身体验他乡的致富产业,让党员、群众长了见识,有了信心。
回来后,53人的考察“大军”,最终决定发展的只剩7个人。由于没有搞过产业,村民们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村党支部决定:老百姓不敢做,党员带头做,发展好了,村民自然愿意加入。经多次研究,村党支部作出“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发展计划,成立东风村党员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余亩,当年全部种植头花蓼,合作社收入达到30余万元。
媒体记者团正在采访
潘军介绍,从外面学到先进经验后,东风村紧紧围绕“党支部+贫困户+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企业”“党支部+贫困户+协会”“党支部+贫困户+大户”的模式,先后建起了东风村党建专业合作社、天柱东风种植专业合作社、鸿畅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林嗄子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村级合作社。
截至目前,葡萄、提子、百香果等精品水果已达680亩,出产水果12万斤,销售额达125万元;种植水果的农户达22户,户均增收4万多元;利益联结贫困户87户,户均分红500元;解决就业68人,人均年就业收入4300多元。(多彩贵州网记者 彭典 李思瑾/文 聂洪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