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力之城 | 讲述杭州70个创新创业故事(六十一)·滨江集团:“创造生活,建筑家”

杭州学习平台2019-12-24
订阅
作者:周坚洪 方玲洁

位于杭州市江干区的滨江集团总部

“创造生活,建筑家”,这是滨江集团的口号,也是这家地产公司一直在兑现的承诺。27年风雨兼程,不论是起步时的旧城改造项目,还是今天矗立在钱江新城的一线豪宅,每一个滨江品牌的楼盘,都将“品质”二字鲜明地镌刻其间。

正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这家27年前的区属房企,一路成长为今天中国房地产业的Top30成员。“做行业品牌领跑者、高端品质标准制定者”,千亿房企的大门已然敞开,董事长戚金兴带领下的滨江集团,却有着更加“优雅”的“野心”。

初心:27年峥嵘岁月稠

1992年春天,江干区属企业杭州滨江房屋建设开发公司成立,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戚金兴,成为了这家新公司的掌舵人。

万事开头难。这家新生的公司,包括总经理戚金兴在内,当时只有7个员工,连作为启动资金的8万块钱,都是向别人借来的。

“没钱没人没土地,怎么办?合作建房。”滨江选择跟企业合作,第一个代建项目是近江苑,就此迈出了前进的第一步。接下来,滨江又接连开发了金秋花园、南肖埠小区、景芳五区三期、濮家东村等小区。“东部时间,东部生活”,在杭州城东旧城改造的浪潮中,滨江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

1996年,杭州滨江房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后,取得国家一级开发资质。1999年,戚金兴带领滨江成为了杭州第一家成功转制的房地产企业。“这是一个转折点,挣脱了体制的束缚,滨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戚金兴说。

完成转制后,戚金兴一方面对公司进行内部完善,另一方面则在等待外部时机。这个时机,终于在2002年1月10日出现。那一天,滨江以4.3亿元的价格,拿下了上城区一宗钱塘江一线江景宅地,这是滨江第一次走出江干区。3年后,这宗地块上诞生的项目滨江·金色海岸震撼了整个杭州。

从1999年完成转制,到2008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这段时间是滨江的快速成长期。回顾过去,戚金兴对这个时期评价颇高,给出了“优良”的评价,而这些项目,也都成为了杭州楼市的一个个经典。

滨江在发力奔跑的同时,也无法避免成长所带来的阵痛。对于经历过的挫折和弯路,戚金兴并不掩饰:“2009年到2014年这一波,公司发展不咋样,在三四线城市拓展遇到了麻烦,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拓展战略不够明确,二是高价拿地太多,三是合作项目太少。”他坦言,这“失去的六年”,最多只能算及格。

荆棘丛里开出的花,才更加明艳动人。尽管这段时间市场低迷,滨江仍有收获,完成了团队建设、品牌建设和服务建设,这也为2015年后滨江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滨江集团开始走出浙江,进军上海。同时,走出国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落子开发。2016年,楼市新一波行情到来,滨江积蓄已久的能量开始爆发,进入新一轮的加速期。戚金兴为滨江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2016年加速,2017年冲刺,2018年起飞,2019年腾飞,2020年平飞。如今,一直以品质引领行业标准的滨江集团,在规模上距离“千亿俱乐部”也只剩临门一脚了。

滨江集团开发的楼盘

匠心:坚守品质成就制胜之道

戚金兴喜欢用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做例子,来分析企业在发展中应该采取的战略。“一个企业能够在行业中,把自己的优势淋漓尽致发挥出来,是非常关键的。”在他看来,坚守品质,就是滨江一路走来的制胜之道。

滨江集团的品质开发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万家花园。作为一个以经济适用房为主,辅以少量商品房的小区,在开发过程中,戚金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引入国际知名的贝尔高林建筑景观设计公司,并由东方园林进行景观施工。整个项目,在热销的情况下,滨江总共追加了2000万元的景观投入费用。

“就像是爬山,再高的山,只要有台阶,就能爬上去。做品牌也一样,不是一夜就能做好的,需要先一级一级铺设好台阶。”戚金兴说道。

万家花园在园林上的大手笔投入,奠定了未来十多年滨江在园区环境营造上的基调。戚金兴对于品质的执着,也推动着滨江在标准化道路上的不断前进。早在2007年,滨江就建立起了产品标准化体系,之后又慢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只有实行标准化,企业才能越做越久。”2017年,戚金兴提出要深化产品标准化,从内在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还要年年有创新,创新主要在杭州,成功以后再复制下去。”戚金兴说道。

“(做)行业品牌领跑者、高端品质标准制定者。”这是戚金兴给27岁的滨江确定的新目标。

戚金兴近照

野心:做强企业之后的社会回馈

长期以来,滨江集团一直都处于杭州楼市的第一梯队,这两年,滨江抓住时机,采取稳中有进的发展战略,强化在杭州及浙江省内各大城市的落子布局,腾飞之势已跃然纸上。

2018年初,戚金兴主动调整战略规划,“聚焦杭州、深耕浙江、辐射华东,关注大湾区、中西部、京津冀重点城市”的“雁型布局”策略逐渐落地。

2019年,滨江物业在香港上市。

在即将跨入更高门槛的同时,戚金兴也在思考滨江集团将来的“养老计划”。在他的设想里,未来滨江的发展将是“3+1”的布局:

第一是服务,“房产开发不是万万年的,但物业服务可以是的”,2019年3月,滨江物业在香港顺利上市;

第二是租赁,目前,滨江自持体量将超过40万方,长租公寓品牌也在推进之中,未来十年争取再增加160万方,确保在200万方以上;

第三是养老,目前滨江已经在天目山、南太湖、湘湖、千岛湖这些山水环境出众的版块落子养老产业;还有一个版块,戚金兴瞄准了新能源、新技术和医疗的投资,“争取每个方向都形成投资系列”。

伴随着滨江集团的发展壮大,如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戚金兴思考的又一个问题。他说,做好企业做好产品、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跟企业发展相吻合的社会回报,都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滨江集团爱心助学

2013年,滨江成立了阳光公益基金会,开始系统性推进慈善公益事业,每年投入至少2000万元用于捐助希望小学或帮助有需要的人。2017年11月,戚金兴亲自带队前往四川大凉山,参加在那里捐建的第一所学校的奠基仪式,根据他的设想,滨江在大凉山一共要捐建25所类似的幼儿园。2018年以来,滨江集团积极参与到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由集团总经理担任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屯堡乡田凤坪村“名誉村长”,开展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其实慈善做起来,味道比赚钱还要好,这种幸福指数,不会比做好企业、做好产品来得少,是人生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说到这里,戚金兴的那种幸福感溢于言表。

来源:杭州市江干供稿中心
作者单位:每日商报 杭州市江干区工商联
责任编辑:李凌婧 赵明杰 张一寒 郑霞
杭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