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增绿护绿用绿 让绿色成为最靓底色

江西学习平台2019-09-11
订阅

夏秋之交,江西景德镇瑶里国家森林公园内丛林茂密,层峦叠嶂,景象万千。8月24日至25日,2019首届江西森林旅游节景德镇分会场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走进这里,感受这“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绿色瑶里的独特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景德镇市积极围绕“增绿、护绿、用绿”,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像瑶里国家森林公园一样,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206国道百里森林景观等一系列城市“绿肺”“绿带”“绿屏障”正在书写美丽瓷都新篇章,让绿色成为最靓的底色。

如果你问,如何更好践行“两山”理论,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林业科科长蒋祥英会告诉你,重点在增绿上下功夫,从追求数量向量质双升转变。

蒋祥英从1987年到枫树山林场工作以来,一直在林业科工作,32年来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景德镇市林业的发展变化。

他告诉记者,枫树山林场作为江西省建场时间最长、国有山林面积最大的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目前森林蓄积量达26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1.3%。

“以前,我们每年都要承担七八千亩的植树造林面积。但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探索森林资源培育规模大、质量高、生态美的发展新路子。”在枫树山林场三宝分场,蒋祥英指着一片经过专业抚育的浙江楠木说,这些楠木表面上并不浓密,其实是按照不同空间分布整理过的,与周围其他树种既不会相互影响日照和水分,又能给野生动物留下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森林质量大幅提高。

今年以来,枫树山林场除了在三宝培育了847亩浙江楠木外,还运用良种良法和近自然经营模式等林业先进技术,大力开展森林“四化(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先后种植北美橡树372亩,香榧631亩,全面提升了森林资料总量和质量。

如果你问,如何更好践行“两山”理论,浮梁县蛟潭镇护林小组长金新田会告诉你,重点在护绿上有作为,以网格化管理织密扎牢林业资源保护网。

他从事护林员的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了,原来在蛟潭镇旱马湾林场当护林员,由于缺乏管理,时常可以看到砍树的车辆进山。自从2017年浮梁县实施林长制以来,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山头林地分给了每个护林员管辖,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

每周,金新田都会对1.4万亩管辖林地巡查两次,除了下雨下雪,周周如此。他告诉记者,巡山护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巡山”可不是随便走走那么简单。在大山里,爬坡过沟,都不容易,毒虫野兽,暗藏危险;“护林”,要防火、防盗采盗伐,还要留意病虫害疫情……山路崎岖,杂草丛生,金新田每次要走上十几公里。

“护林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们会在进山路口不起眼的地方做一些记号,通过路边野草折损的情况,确定是否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要听是否有人说话、是否有砍树的声音,一旦发现要及时上报。”一边说,金新田一边拿出巡山手持终端,将这次巡山情况的照片上传到网上。他说,现在只需将发现的问题上传,就会有林工站、村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既方便又高效。他管辖的林地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发现过偷盗的情况了。

除此之外,景德镇市还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监测、直升机森林巡查等先进技术,为护绿提供了技术保障。

如果你问,如何更好践行“两山”理论,花千谷农都小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金发会告诉你,重点在用绿上做突破,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森林旅游开发等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推出,正在催生着巨大经济增长点。”邱金发说,花千谷群山环抱,森林旅游资源丰富,还保存着16栋全木制房屋,是当地古村落的重要代表。通过先期建设的滑草场、网红桥、儿童乐园、卡丁车等,已经带来了人气和客源,再加上胡家老街、生态游步道、民宿酒店、百花楼等项目建设完成,今年“五一”期间,游客量每日能够达到2万人。

邱金发告诉记者,以前山里的村民们都是靠砍树卖钱,每根大概能卖到200元。现在从“砍树”变“看树”,将“卖木材”升级成“卖生态”。附近村民都加入到花千谷的建设中,每人每天都有120至150元的经济收入。

环境的变化不仅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保持了古村落的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旅游收入反哺了森林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古建筑得到了修缮,形成良性循环。(记者 熊希伦 刘燕)

(稿件原载于2019年9月11日《景德镇日报》)

来源:景德镇日报
责任编辑:冯亮 伍海燕 张愉
江西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