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湖南省龙山县内溪乡五官村,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吴茱萸、迷迭香等中药材翠绿欲滴、长势喜人。行走在新修的盘山公路上,药材飘香,送来了五官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
有产业才会有发展
“交通闭塞,没什么好发展的产业。”村支书田清武介绍,十多年前村里种过椪柑,但由于价格下跌、缺乏管理、缺少技术等因素,椪柑产业失败了,村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五官村是深度贫困村,山林面积占80%以上。
“有产业才会有发展,要脱贫致富一定要有产业。”2017年,长沙市开福区对口帮扶龙山县内溪乡,未来4年计划每年不少于1000万的帮扶投入。
阳光照耀下的龙山县内溪乡五官村药材梯田。 杨甜 供图
“精准扶贫”的“春风”,送来了发展的机遇,更点燃了五官村的“产业梦”。
要发展产业,先得有土地。村里通过开展“引老乡、 回故乡、建家乡”的活动,流转了535亩地。经过在长沙、花垣等地多次调研,决定种植300亩迷迭香和235亩吴茱萸。
这两种药材均属粗放型品种,易管理,耐存活,且在见效时限上,长短结合,互为增补。迷迭香当年见效,吴茱萸三年后见效,用短期收益的迷迭香来补贴长期见效的吴茱萸,有效的降低投入成本,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吸取过去椪柑失败的经验,我们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机制。”五官村确定了农合+基地+企业的合作模式。经研究确定流转的535亩土地,共计股份 21400股,长沙市开福区投入的 200万元产业资金,作资金股共计 20000股。将产业纯收入的40%分红给村民,40%就留给集体,20% 用于再生产。同时,该村与洪江市雪峰山慧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湘西州摆手堂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他们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全部产品的收购,其中迷迭香还制定了可持续 3年的最低保护价。
农户收获吴茱萸。 杨甜 供图
解决问题是最快的进步
“技术和销售问题都解决了,管理上的问题来了,主要是务工问题。” 田清武介绍, 2018年年底迷迭香收入4万多元,但务工费就支付了近4万元。迷迭香产业发展初期,务工人员按照每天100元聘请,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效率不高。该村及时创新务工模式,推出大户承包制,按照承包大户和村集体各50%分红。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务工问题。
“感谢政府,不仅让我脱了贫,还带我发家致富。”建档立卡户田清华,今年年初开始承包种植300亩迷迭香,预计分红12万元。
“我们能为五官村的以后留下什么?”这是州地税局驻五官村第一书记文明忠思考最多的问题。在不断抓村里党建工作中,文明忠逐渐找到了答案。
该村种植的吴茱萸葱葱郁郁,长势喜人。杨甜 供图
“解决问题是最快的进步。”通过每月的党建活动和每个季度的党员走访,充分讨论发展遇到的问题,并集众人智慧解决问题。为了合作社更好发展,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解决了吴茱萸的套种问题,今年吴茱萸套种80亩辣椒,增收近5万元。同时,党员也发挥带头作用,村里各方面工作都冲在最前线。
“产业的发展需要人,脱贫攻坚需要人,乡村的振兴更需要人。这些能人大多是党员,通过党建把他们牢牢团结在一起。这群人是我们打造的队伍,是我们留下的最宝贵财富。”文明忠算了一笔账,今年,吴茱萸、迷迭香产业,预计收入59万元。“明年吴茱萸涨势至少翻番,全村总收入可以破百万元,我们正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该村种植的迷迭香
“现在吴茱萸在村里火了,收益高,且有保障。”村民彭顺才,一直在外务工,打算明年在村里种40余亩吴茱萸。“路修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很多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
如今,五官村正在依托吴茱萸和迷迭香产业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和乡村旅游。“如今,看见老百姓笑了,我们才放心。今年五官村一定能脱贫,但脱贫只是第一步,直到全面振兴,我们才安心。”从 “放心”到“安心”,内溪乡党委书记杨甜朴实的话,心系于民,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