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袁蓉荪 摄
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的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早已成为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
旅游界业内专家曾指出,通过举办旅博会,四川旅游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拓展了新空间、拓宽了新领域。同时,借助旅博会举办契机,全省21个市州主动结成旅游营销联盟,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境外城市的联系和交流,联合推出了一批具有“丝路”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实现“抱团”发展。
那么,旅博会的举办,对于主办城市乐山来说,又有何价值和影响呢?
旅博会场馆内景
主题市旅游展示
带来美誉度
乐山旅游大步迈向国际化
作为四川三大主题博览会之一,旅博会永久落户乐山绝非偶然。“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宋人邵博的赞誉,或许便是最好的注解。
从峨眉山到乐山大佛,再到东风堰,乐山有世界级遗产3处。其中,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东风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此外,乐山还有马边大风顶、峨边黑竹沟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资源。在乐山,每1万平方公里有25个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6倍。
然而,入境游却一直是乐山旅游发展的短板。有数据显示,在2014年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举办之前的9个月内,乐山入境游人数仅为9万人次。这个成绩在当时只是全国的中游水平。于是,在过去几届旅博会的举办过程中,都打出了“国际化”的旗帜,准确表达了乐山优势旅游资源的市场诉求。
我们惊喜地看到,六届旅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乐山积累了国际旅游业界的“人脉”。先后参与的国际旅行商规模空前,旅博会在和亚太旅游协会合作的基础上,还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理事会的支持。几大旅游组织“力挺”,吸引到欧美、澳新、日韩等境外客源地市场买家。
乐山洲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甄新旺告诉记者,每年一次的四川省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犹如一场气势恢宏的国际旅游派对,吸引着几十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旅行商代表以及来自国内省市的旅游机构、旅行社汇聚一堂,共话行业发展。
在甄新旺看来,旅博会是旅行商宣传与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同行业交流合作的绝佳平台,“特别是能够跟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接触,是一次难得的提升和学习机会。”
旅博会不仅是乐山旅游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平台。通过旅博会,将全面展示乐山一流的旅游资源,对于提高乐山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全球知名的专家、学者、旅行商代表将汇聚乐山,纵论文旅融合发展,从国际视角把脉旅游发展新趋势。用好这个平台,有利于引进更多的旅游项目,学习更先进的旅游营销经验,为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
而为了夯实旅博会全球营销的效果,2017年4月,乐山出台发布了《加快旅游业发展十条政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其中一条《乐山市入境旅游奖励政策》更是得到了四川省各家重点做入境旅游市场的旅行社的积极参与。
旅博会上举行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颁奖仪式
和外商洽谈对接
带来项目落地
旅游产业升级ing
回望过去几年,在第四届旅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中青旅乐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乐山大佛景区嘉定坊古街区揭牌成立。该公司由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乐山市共同成立,这意味着中青旅与乐山全面战略合作启动,嘉定坊、就日峰及花湖湾片区开发提上日程。
这仅仅是乐山借力旅博会,倒逼文旅项目推进的一个缩影。借力展会筹备,近几年,乐山已成功倒逼多个项目投运:建起了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中心,加快生成和投运夹江北大门门户区、犍为罗城古镇4A级景区旅游项目以及夜游三江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同时,推出“十大精品线路、十大旅游商品、十大旅游美食、十大特色村落”等一批新的核心吸引力。
项目落地开花,盛会好戏连台。在旅博会的影响力下,亚太旅游协会(PATA)年会、中国乐山峨边黑竹沟全国山地户外障碍挑战赛、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第二站)、中国·四川国际峨眉山武术节等等高端赛会纷纷选址乐山。
除项目建设加快和赛会活动不断,乐山还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峨眉山被列入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建单位。
借助“国字号”的招牌,乐山旅游宣传营销和改革创新力度空前。旅博会之外,茶博会茶汇乐山,佛光花海音乐节奏响春之乐章……为广大客商、游客和市民奉上一场场文化盛宴,成为乐山旅游新名片;试点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树立起“诚信乐山”旅游消费品牌,“一店一码”正向全市所有A级景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点全覆盖……基于“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运用,乐山旅游环境持续优化,智慧旅游建设正不断刷新游客体验。
不仅如此,随着城市旅游要素日益丰富,景城融合不断加深。文庙—老霄顶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城市绿心公园绿色生态整治全面启动;一批城市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陆续打造;张公桥特色美食街重装亮相,美食扎堆,人气爆棚;“夜游三江”成为乐山旅游新看点……
近年来,乐山坚持把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主导产业来培育,有力推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此过程中,旅博会功不可没。
旅博会主场馆外景 。袁学方 摄
带来发展动力
全域旅游“首选地”进程加速
每年不断刷新的旅游数据表明,乘着旅博会的东风,乐山旅游驶入了快车道。正因为此,也促使乐山旅游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2016年第三届旅博会落幕后不久,乐山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旅游主导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的目标。2017年4月,乐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的实施意见》。
为实现“首选地”目标,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两极”为支撑,乐山不断深化资源共享、产业融合,核心景区扩容提质下足“绣花”功夫。乐山大佛景区11个项目精心打造“佛国乐园”,18座景区厕所发起“革命”,麻浩河片区综合整治、乌尤坝片区改造提升、南游客中心及拜佛大道等项目热火朝天,景区南大门迎来大“变脸”;金顶综合整治二期完工,大熊猫基地和朱鹮栖息公园设计全部完成,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完成投资7.3亿元,峨眉印商业综合体完工,智选假日酒店等国际品牌纷纷布局……
“两核”之外,乡村旅游成为乐山全域旅游发展的“第二战场”。花季之旅、水果采摘之旅、运动休闲之旅、民俗文化之旅、古镇之旅、彝族风情之旅……各具形态和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备受追捧。11个县(市、区)也纷纷亮出“招牌”——犍为“花季之旅”,嘉阳小火车驶进央视《新闻联播》;峨边彝家新寨特色“民宿”迎来过夜客;金口河以转转花为媒,开启清凉帐篷之旅和“红色”之旅;沙湾水上运动、滨水休闲,让“库区”变“湖区”、“湖区”变“景区”……以点串线构筑起全域旅游大环线,乐山旅游第三极正强势崛起。
之后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赋予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使命。乐山主动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充分发挥乐山文旅资源一流、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禀赋良好、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全力做好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奋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服务全省、带动周边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