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从简陋的平房到现代化教学楼、塑胶跑道;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70年来,云浮市新兴县的教育事业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蝶变,一代代学子从这里幸福成长,走向远方……
新兴县惠能中学全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兴县人才紧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领域亟待发展和改革。为了解决教育落后的面貌,70年来,新兴县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在一代又一代新兴人的砥砺奋进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骄人成就,全县尊师重教氛围蔚然成风,各项教育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兴一中是新兴县的百年老校,创建于1914年。创校之初仅设一个班,35名学生,发展至今全校共72个班3600多学生。几经迁移,学校面积也不断扩大。1933年,学校迁到现址时,面积只有约8000平方米,如今校园面积约80000平方米,足足翻了10倍。它的巨大变化见证了新兴教育发展的飞跃。
新兴一中新教学楼。
上世纪80年代学生宿舍。
如今的学生宿舍。
在新兴一中校史室,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份份校史资料,一个个老旧教具,一座座荣誉奖章,见证了新兴教育发展变迁。
新兴一中历届学生毕业相。
旧时运动会。
荣誉奖章。
陈炎泽老师(右二)。
“有学上”到“上好学”、“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
陈炎泽老师现为新兴一中教科室主任,从教30多年的他桃李满天下。他感慨道,“以前上课用挂图的地图教学,现在全部都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自从全省薄弱学校和教师住房改造会议在新兴县召开后,新兴教育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校舍全部是瓦房,现在全部都是高楼。”
老前辈陈炎泽和正值中坚力量的梁小彬、初出茅庐的新人陈文锋,他们这三代人曾为师生关系,多年后又站在了一起,成为了并肩奋斗的同事,接力三尺讲台,三代“孺子牛”见证了教育的变迁。
陈文锋毕业照,陈炎泽、梁小彬在其中。
三代师生接力三尺讲台。
多媒体设备教学。
进入新时代,群众对教育的诉求已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从“学有所教”转变为“学有良教”,教育质量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兴县正一步步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的梦想点燃明天的希望。2014年,新兴县出台《振兴新兴教育行动纲要(2014-2018年)》和《新兴一中创建区域名校工作方案》,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教育发展目标,今年高考新兴一中邝永胜同学以总分671分名列全市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此外,今年在全县考生减少的情况下,总体水平大幅提升,优先投档线和本科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在市文科、理科总分前十名中,新兴县占4个席位。
昔日课堂。
今日课堂。
昔日操场。
今日操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新兴县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如今,新兴县的教师总人数从建国初期900多人增加到5200多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逐步建成。小学教师本科率达68.2%、初中教师本科率达94.8%、高中(职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达9%。并拥有在职特级教师8人,省级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4个,市级名教师工作室20个,市、县基础学科带头人80人,县级“三名”工程培养对象200人。
特级教师风采。
新兴县教师。
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构建完整教育体系
70年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届又一届的新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作为“先手棋”,凝聚各方力量,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撑,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回顾过去,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兴县接管的学校有小学246所,中学5所,这些学校校舍绝大多数是祠堂、庙宇或民房,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校均规模不足100人。如今,全县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黄冈中学、育才学校、凤凰小学等一间间新建的美丽校园在新兴大地亮丽呈现。
稔村镇兴育学校创强前校园牌坊。
稔村兴育学校改建后正门。
天堂镇内中小学(旧)。
天堂镇内中小学(新)。
一间间新建的美丽校园在新兴大地亮丽呈现。
新兴县实验中学。
翔顺实验学校。
惠能小学。
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
据统计,新兴县拥有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147所,覆盖率100%;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省一级高中2所,市一级完全中学1所,优质高中覆盖率100%;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规范化幼儿园53所,覆盖率83%。
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是新兴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成果。2018年1月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同年10月顺利接受了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复检评估,印证了新兴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一个地方的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和群众信任。目前,新兴县已全面建立教育资助制度。“北英慈善基金会”“六祖慈善会”“新州教育基金会”“新兴县教育促进会”以及各镇组建的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助学组织相继成立,构建起完善的教育扶贫资助体系。新兴教育发展正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捐资助学。
展望未来,新兴教育正风帆劲起、载梦远航。
里洞中心小学足球队。